“民间知识”在高校课堂的“话语”转换——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潮州大锣鼓》课程为例的思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妍娜[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出  处:《音乐创作》2015年第12期190-192,共3页

基  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岭南本土传统音乐资源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1TJK160;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高校本土传统音乐教育的"话语转换"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2A033;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14YJA760021;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实况采集与研究>课题编号11YJA760007;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广东音乐>课题编号12YJC730048

摘  要:开发地方音乐资源应用于高校音乐教育是当下教育体制改革所关注的重点。然而当民间知识脱离原生语境而进入到高校课堂中,由于民间与课堂话语体系的差异,而面临诸多的问题。针对现有教学体系的现状来看,"民间知识"要有效的进入课堂,必然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沟通民间与课堂的双视角教学模式,促进"民间知识"在高校课堂的"话语"转换。

关 键 词:民间知识 课堂 话语 

分 类 号:J632.52-4[艺术—音乐]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