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对《中庸》的诠释——兼论与二程诠释的异同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培高[1] 詹石窗[2]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四川大学宗教所

出  处:《哲学研究》2016年第2期54-60,共7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编号15BZX061);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北宋<四书>学研究"(编号2015M58256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安石不仅较早地对《中庸》作过诠释,而且他的诠释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王安石的《中庸》诠释,不仅扩大了《中庸》的影响,而且在促使士人更加重视"性命之学"探讨的同时,还进一步促使士人形成和加固了内圣外王的价值观(或担当精神),这在较大程度上回应了佛老的挑战。在内圣外王、性情关系等方面,虽然王安石与二程对《中庸》的诠释有一致之处,但从整体上看,相对来说,王的诠释存在"支离"之弊,而二程的诠释则更为圆融,故王的《中庸》诠释被洛学所超越是宋代《中庸》学发展之必然。

关 键 词:王安石 二程 《中庸》 内圣外王 支离 

分 类 号:B244.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