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高

作品数:17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庸》内圣外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儒释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哲学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兰州学刊》《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范仲淹的《中庸》诠释及其影响被引量:6
《哲学研究》2018年第6期53-60,共8页张培高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编号15BZX0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北宋<四书>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编号2016T90867)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北宋后,面对佛教的挑战,宋儒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柳开、种放等士人继承韩愈的路线,欧阳修则从"礼义"上辟佛。与之不同,范仲淹继承了李翱的思路,通过发挥《中庸》的"内圣外王"思想对佛教加以批判。更进一步,范仲淹以此建构了以"道"...
关键词:《中庸》 范仲淹 内圣外王 明体达用 辟佛 
伏羲、神农、黄帝纳入儒家道统谱系的由来、变迁及其原因被引量:2
《中国哲学史》2017年第2期99-107,共9页张培高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5BZX06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北宋<四书>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2016T90867)
在先秦,以尧舜为首的道统谱系始于孔子,为子思、孟子所继承,而以伏羲为首的谱系始于《易传》,为荀子所继承。虽然这两种谱系在历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主张后者的儒士占绝大多数。从董仲舒至孔颖达期间的儒士,虽然他们所建构的道统谱...
关键词:伏羲 神农 黄帝 道统 思孟学派 韩愈 二程 朱熹 
“性无善恶”与“穷理尽性”——苏轼的《中庸》诠释解析被引量:5
《哲学动态》2017年第4期66-72,共7页张培高 张华英 
四川省教育厅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三苏的<四书>学研究"(SXJZX2015-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北宋<四书>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2016T9086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5BZX061)的阶段性成果
"中庸"是儒家哲学的基本概念,苏轼的诠释则是对以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发展之处为从本体论的高度来诠解《中庸》。他认为舜、禹、皋陶之所以能够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们能够"穷理尽性"。所谓"穷理尽性",就是认识、体察"道"之大全...
关键词:苏轼 《中庸》 本体论 内圣外王 
契嵩的《中庸》诠释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3期156-162,共7页张培高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5BZX0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北宋<四书>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2016T90867);四川省教育厅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三苏的<四书>学研究"(SXJZX2015-014)阶段性成果
北宋中期,《中庸》作为"性命之书"已为儒士广泛接受,并发挥《中庸》的思想以回应佛教的挑战。因此,契嵩也解《中庸》与儒士辩,一方面,援儒入释,通过对《中庸》的"性"、"中庸"等概念的分析,强调了儒释之同,以调和儒释关系;另一方面,并没...
关键词:契嵩 中庸 性情 儒释异同 
语默不二:《维摩诘经》对言说悖论的诠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92-97,共6页张培高 李蒙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北宋<四书>学研究"(2015M5825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乾嘉汉学的解释学模式研究"(11CZX030);四川省教育厅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三苏的<四书>学研究"(SXJZX2015-014)
语言与形而上者的关系是《维摩诘经》探讨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维摩诘认为,面对像"法相"之类的"不可说"者,不能采用常规的言说,只可采用巧说,包括"当如法说"、以"玄言"说、以"示"说、以"无言"说。"当如法说"不是一般的言说,而是"法"自...
关键词:《维摩诘经》 言说悖论 默然无言 说不可说 负的方法 
郑玄、孔颖达与朱熹对《中庸》诠释的异同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60-66,共7页张培高 吴祖刚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北宋<四书>学研究"(2015M5825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5BZX061)阶段性成果
朱子对《中庸》的解释受到郑玄、孔颖达的影响,但与之相比有四个方面的明显不同:其一、理论建构模式的不同。郑玄、孔颖达的理论建构模式是宇宙生成论,而朱子则是本体宇宙论。其二、对"性"的解释不同。既存在性有善有恶论、性三品论与...
关键词:《中庸》 郑玄 孔颖达 朱熹 本体宇宙论 内圣外王 
《中庸》作者考辨被引量:1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56-62,共7页张培高 
西南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基金";西南石油大学"文化研究科研团队"(2012XJRT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乾嘉汉学的解释学模式研究"(11czx030)
考辨《中庸》的作者,首先要厘清《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的关系。其实《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不是一回事,《礼》之《中庸》只是《史记》之《中庸》或《汉志》...
关键词:《中庸》 《礼记》 子思 《中庸谚 
论王安石对《中庸》的诠释——兼论与二程诠释的异同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16年第2期54-60,共7页张培高 詹石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编号15BZX061);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北宋<四书>学研究"(编号2015M582562)的阶段性成果
王安石不仅较早地对《中庸》作过诠释,而且他的诠释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王安石的《中庸》诠释,不仅扩大了《中庸》的影响,而且在促使士人更加重视"性命之学"探讨的同时,还进一步促使士人形成和加固了内圣外王的价值观(或担当精神),这...
关键词:王安石 二程 《中庸》 内圣外王 支离 
论周敦颐对《中庸》的诠释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5年第7期107-111,共5页张培高 杨莉 
西南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基金支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5BZX061);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技基金资助项目“文化研究科研团队”(2012XJRT001)
虽然《周易》与《中庸》在周子的体系建构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有所不同。其中《周易》在周子的体系中主要起着建构本体论的作用,如他以"太极"作为"诚"的依据,而《中庸》则在其体系中主要起着建构心性论与工夫论的作...
关键词:周敦颐 《通书》 《中庸》  辟佛 
论胡瑗对《中庸》的诠释被引量:5
《中国哲学史》2015年第1期50-56,共7页张培高 
西南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乾嘉汉学的解释学模式研究"(11CZX030)
胡瑗是北宋最早有专著对《中庸》进行诠释的儒士。从思想内容上说,胡瑗把《中庸》之"性"作"性善"解,并提出了"明心复性"、"节情"、"防邪"、"积善"、"博通物理"等修养工夫。这为后来的儒士,尤其是理学家重视心性之学的建构开启了先河。...
关键词:《中庸》 胡瑗 理学 内圣外王 明心复性 辟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