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玉祥[1]
出 处:《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年第1期72-92,共21页Guangdong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摘 要: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王权的衰落与礼制的崩坏,实现了"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变,社会的巨变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此时,人们开始突破传统礼乐制度的束缚,独立思考,自由创作,以致大师辈出,学派蜂起,灿烂的思想之花开遍华夏大地。正是在这样一个危机与契机并存的时代,先秦儒学得以破土而出,产生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者围绕着历史进程中的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从而使儒学走向不同的致思方向。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先秦儒学逐渐突破时代与地域的局限,永不止息地向前发展。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先秦儒学代继传承与地域发展的过程,探讨了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及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力图以此展现先秦儒学传承与流变的整体脉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