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散曲叹世归隐题材的哲学依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宇婧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5年第34期72-74,共3页

摘  要:元散曲中大量的叹世归隐之作是元散曲中最为突出的一种题材,它独一无二地表现出的元代士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心态。但这些作品中表达的人生幻灭感和历史虚无感以及其所流露出的浓厚的消极意识也常为后世所批判。对于这种否定一切价值的人生态度,虚幻绝望的情感宣泄除了种种现实政治、文化、宗教的因素之外,在哲学思想上,人们往往把其归于老庄哲学。然而元散曲的叹世归隐之作中彻底的虚无感和自我麻醉的“适意”之情却是晋代玄学家向秀、郭象哲学“崇有论”和“逍遥论”的充分展现。因此,与其将元散曲叹世归隐之作中的虚幻意识和消极态度笼统的归之于老庄哲学,不如准确的说其哲学依据存在于郭象《庄子注》中。

关 键 词:元散曲 叹世归隐 哲学依据 向郭哲学 

分 类 号:I207.24[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