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宇婧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5年第34期72-74,共3页
摘 要:元散曲中大量的叹世归隐之作是元散曲中最为突出的一种题材,它独一无二地表现出的元代士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心态。但这些作品中表达的人生幻灭感和历史虚无感以及其所流露出的浓厚的消极意识也常为后世所批判。对于这种否定一切价值的人生态度,虚幻绝望的情感宣泄除了种种现实政治、文化、宗教的因素之外,在哲学思想上,人们往往把其归于老庄哲学。然而元散曲的叹世归隐之作中彻底的虚无感和自我麻醉的“适意”之情却是晋代玄学家向秀、郭象哲学“崇有论”和“逍遥论”的充分展现。因此,与其将元散曲叹世归隐之作中的虚幻意识和消极态度笼统的归之于老庄哲学,不如准确的说其哲学依据存在于郭象《庄子注》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