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依据

作品数:309被引量:29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孟昭华童敏王伟光贾剑方张言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东华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艺术乡建的哲学依据、空间转向及价值立场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126-131,共6页张丽娟 张博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特色村寨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9CQXJ38)的阶段性成果。
艺术参与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热点现象及重要举措,诸多艺术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引起了学界的讨论,但鲜有学者注意到艺术乡村建设与语言学哲学之间的关联。20世纪初的语言哲学从“逻辑...
关键词:乡村振兴 艺术乡建 空间转向 人民性 
儒学视野中的共同富裕:哲学依据、理念内涵及其实现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郭敏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49以来中国共产党伦理思想研究”(19BZX111);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2023BHDJGY39);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年度立项重点课题“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ZD202318);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4年基层立项重点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首都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研究”(jckt2024-0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朴素愿望。儒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但在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中包含着对共同富裕这一普遍价值的儒学表达和有益探索。当前学界虽关注到共同富裕与传...
关键词:传统儒家 共同富裕 天道均平 各安其性 兼济天下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历史演进与实践进路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傅莉容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生专项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历史沿革与实践进路研究”(MYKYXS202235)。
坚持人民至上蕴藏着深厚的哲学依据,人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其认识论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其历史观依据,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其价值论依据。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民话语进行理论开拓,经历了从党的群...
关键词:人民至上 哲学依据 历史演进 实践进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哲学依据与价值意蕴
《今古文创》2024年第16期73-75,85,共4页解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汲取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反思和借鉴了西方生态哲学中的合理要素,并且批判继承了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丰富内容。这一生态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追求,...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哲学依据 生态环境 价值意蕴 
生态产品价值的哲学依据与再审视
《新丝路》2024年第12期57-59,共3页刘建织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史永恒的研究主题,而生态哲学恰恰就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因此,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文章从哲学层面对生态产品价值展开研究,围绕内在价值理论、两山理论、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哲学...
关键词:生态产品价值 哲学 两山理论 生态保护 
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的展开路径、哲学依据及时代意蕴
《新丝路(下旬)》2023年第12期0054-0056,共3页李理 万亮 
新时代绿色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中形成的实践理论体系,它立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基本立场,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理想,其根本价值取向与环境哲学之思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高度的...
关键词:绿色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环境哲学 生态实践 
教育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赋魅与祛魅
《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3期16-18,共3页孔苏 王晓晓 
理解教育实证研究的核心是理解教育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理解的方向应当从方法与技术层面走向规则、规律和精神层面,对其哲学依据的合理性、运用的合法性等问题进行反思与应答。在实证主义盛行的时代,实证主义构建起教育实证研究的哲学根...
关键词:实证主义哲学 教育实证研究 哲学依据 哲学根基 研究范式 精神层面 方法与技术 应用限度 
生活实践场域下“第二个结合”的哲学依据被引量: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8期16-19,共4页路强 冀伦文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推进中华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内核之一。从二者的思想特质来看,对于人们经验中的、感性的现实生活的关注,构成了它们致思的前提与基础,并由此打开对生活实践的优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生活实践 实践范式 现实生活 人类未来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之维被引量:2
《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110-119,共10页赵福刚 张乾 
山东政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专项”(2021FF03Z)——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研究。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以诉的形式破解公益治理难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制度设计。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既有利于实现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高质量发展,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改革公共政...
关键词:检察民事公益诉讼 理论体系 政治基础 哲学依据 诉讼法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略:哲学依据、文化根基、实践路径被引量:3
《南海学刊》2022年第6期11-21,共11页邵娜娜 张婧娴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HNSK(JD)21-36〕;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z2019-43);海南省人文医学研究基地项目〔QRYZH202010(ZD)〕。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当代发展,是中华传统哲学资源的当代表征。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研究文献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理论资源的科学梳理,得出人与自...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哲学依据 文化根基 传统文化 生态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