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谈天》之译法界定及译者合作方式探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俞星月[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出  处:《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2期82-83,共2页Lantai World

摘  要:"外国传教士口译,中国人笔述"是中国近代早期翻译方法的基本特征,二者构成了近代早期的翻译主体。《谈天》并不是对原著进行简单、机械的翻译,而是为了使当时的天文学爱好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在语言方面进行的再加工。在西方科技著作的引进和传播过程中,名词术语的翻译至关重要,但由于这些术语往往"条理极繁",这给西书中名词的定义和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谈天》作为最早翻译的天文学译著之一,其对天文学名词术语的译法进行了相关的界定。

关 键 词:天文学术语 翻译 合作方式 

分 类 号:G271[文化科学—档案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