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
出 处:《戏剧文学》2016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基 金:湖南省社科基金(13YBA013)"明清戏曲在湘西辰河戏中的遗存与嬗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口述戏剧史料学研究"(15BZW07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口述是促进辰河高腔文本形成的内生力量。民间艺人运用特定的表演程式,以"条纲"为基础,在舞台上即兴发挥,编演新戏,其中的保留剧目通过口传心授成为口述作品。辰河戏文本经历了从口述到书面、从提纲戏到定本戏的演化路径,传世剧本呈现鲜明的口头文学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口述而编撰整理的戏曲文本是艺人集体记忆的结果,剧目的发掘有不少值得反思之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