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喇嘛制度在清朝乾隆时期的成熟与完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煦卓[1] 

机构地区:[1]河西学院美术学院,734000

出  处:《社科纵横》2016年第3期123-126,共4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摘  要:清朝建立驻京喇嘛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央集权的实现,平衡西藏政教中心的影响,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服务于皇权的内地藏传佛教宗教圣地,以利于对蒙藏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驻京喇嘛制度从顺治时期开始建设,经过康熙、雍正时期的发展,乾隆时期达到完善,驻京喇嘛制度也发展到顶峰。驻京喇嘛制度有力地配合了清朝政府在蒙藏地区的经略,帮助清王朝实现了教令出自北京的意愿。

关 键 词:清朝 驻京喇嘛制度 藏传佛教 蒙藏地区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