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邢小群[1]
机构地区:[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文化基础部
出 处:《江淮文史》2016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摘 要:我是怎么介入口述史的 我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的教师,专业是中国当代文学。我的第一本口述历史专著是《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在此之前,1990年代我受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录》的影响,做过关于右派的专题采访,写成一本书叫《凝望夕阳》。这本书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文集。大部分篇章采用了人物专访的新闻体裁,只有少数篇章采用了口述历史体裁。但采访过程给了我很大启发。这时,我已经知道口述历史,就是通过采访历史当事人,用文字、声音、影像等手段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人们生活中的事件和活动。它要求还原历史发生的真实景象。口述历史是采访记录者与讲述者双方合作的产物,口述者和采访者不能是同一个主体。口述历史的表达方式可以用受访者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呈现,也可以用采访者与口述者对话的方式呈现。
关 键 词:口述历史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人物采访录 中国当代文学 新闻体裁 90年代 专题采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