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新建[1] 罗杰坤[1] 唐涛[1] 王哲[2] 张春虎[1] 赵琳琳[1] 崔曼[1,3] 江菊[1,3] 齐明皓[1,3]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8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医科,湖南长沙410011 [3]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出 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36-37,共2页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202807)
摘 要:人们常问,古代本草没有药理试验,没有毒理学研究,更没有药物成分分析,他们是怎样发现、发明那么多有效药物的呢?这确实是个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无法还原上古时期人的生活环境与思维。这让我想起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序中的一句话[1]:"盖欲读经者,读于无字处也"。简言之,读懂《本经》不仅仅在字面上,而是要读懂古圣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认知每一味药。
分 类 号:R226[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