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公民科教科书叙事的非阐释性——基于《模范公民》课本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波[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出  处:《浙江教育科学》2016年第2期9-14,共6页Zhejiang Education Science

摘  要:公民教科书叙事是道德叙事的一种,而道德叙事则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通过对民国时期教科书《模范公民》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发现叙事占有内容的很大一部分,从故事图、故事和其它叙事方式(包括告示、规则、歌曲、书信、选举表等)的分析可以发现,教科书的叙事具有非阐释性这一特点。处理好阐释与叙事之间的限度,是一个好的叙事必须要考虑的。而好的叙事,处理好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关系,价值规范才能以故事为依托,深入人心。

关 键 词:公民科教科书 叙事 非阐释性 

分 类 号:G410[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