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辛治洋[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班主任》2016年第5期5-8,共4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少年儿童集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EA130141)研究成果
摘 要:在我国中小学校,有班级就有班干部。不出意外,每个班在每个学年都会有班干部的轮换。然而,在很多班级,班干部的轮换俨然成了完成学校德育室要求报送新一轮班委会(中队委)组成人员名单的工作,或成了堵塞家长意见的办法。班级为什么要有班干部,学生为什么要当班干部,怎样选举产生班干部等问题,很少有班主任会认真考虑,从而错过了难得的教育契机,误导甚至带坏了学生的价值观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13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