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凤媛[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141-151,共11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研究:1911-1937(14CZW057);上海市教育科学市级项目(B13010)阶段性成果
摘 要:素来以英语教育著称的圣约翰大学进入20年代后,开始以国文教育改革作为追求基督教教育"本色化"的重要途径。在这其中,校长卜舫济及校方在传统文学和新学制国语课程标准之间的调和与平衡,国文部主任孟宪承从教育学的实践角度对"五四"时期国文教科书的诸多反思,国文教授钱基博开讲"现代中国文学史",试图寻求一种兼顾新旧言文、博通古今的学术规范,以及国文部教师何仲英、洪北平等在教学实践中对白话文的大力倡导等,构成了20年代前半期圣约翰国文教育改革充满张力的复杂面貌,折射出置身于当时激烈的民族化浪潮中的基督教大学在追求"本色化"还是"基督化"、"现代"还是"传统"、"文言"还是"白话"之间的微妙抉择。
关 键 词:新文学运动 教育改革 圣约翰大学 何仲英 卜舫济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文部 国文教学 白话文运动
分 类 号:I206-4[文学—中国文学]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