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舫济

作品数:33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金燕赵晓兵周武熊月之李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副文本视角下《三国演义》三个英文节译本研究被引量:6
《明清小说研究》2021年第2期240-250,共11页彭文青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三国演义》英译版本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1330)阶段性成果。
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英译本,除了两个知名度较高的全译本(邓罗译本和罗慕士译本),另有近三十个英文节译本,但鲜有文章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三国演义》卜舫济节译本、潘子延节译衣、1852年不具名译者节译本作为研究对...
关键词:副文本《三国演义》英译 卜舫济译本 潘子延译本 1852年译本 
周诒春:“造就完全人格”之清华
《江淮文史》2019年第1期30-43,共14页陈劲松 
对于清华大学历任校长,曾有人评价:'没有周诒春,就没有梅贻琦;没有梅贻琦,就没有蒋南翔'。周诒春倡导'造就完全人格',梅贻琦强调'通才教育',蒋南翔要求'又红又专',总之是须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翻开清华百年校史,此三人对清华影响至...
关键词:周诒春 完全人格 外交部 卜舫济 留学生 清华学子 
寻踪“东方哈佛”
《上海档案》2016年第7期41-42,共2页郭红解 
在上海,有这样一所大学,虽说她早已成为历史名词,不复存在,但在上海,在中国,她的记忆和影响却一直延续着。时常会有海内外耄耋之年的校友,不辞千里,拖着老迈、纤弱的身子,甚至拄着拐杖、坐着轮椅,来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寻访。因为这...
关键词:历史名词 华东政法大学 近代中国 圣约翰大学 卜舫济 美国传教士 语言文字学家 圣公会 大同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基督教大学里的新文学:“五四”时期圣约翰大学的国文教育改革初探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141-151,共11页凤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研究:1911-1937(14CZW057);上海市教育科学市级项目(B13010)阶段性成果
素来以英语教育著称的圣约翰大学进入20年代后,开始以国文教育改革作为追求基督教教育"本色化"的重要途径。在这其中,校长卜舫济及校方在传统文学和新学制国语课程标准之间的调和与平衡,国文部主任孟宪承从教育学的实践角度对"五四"时...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教育改革 圣约翰大学 何仲英 卜舫济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文部 国文教学 白话文运动 
华童公学的办学选择 从卜舫济与租界发展教育说起
《上海教育》2016年第16期70-72,共3页赵玉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留学,国内也引进与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经验。教育当然必须面向世界,而我国许多老学校从建校开始便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世界的教育发展潮流中。上海作为中国近...
关键词:华童公学 卜舫济 中国近代教育 教育说 工部局 出国留学 国际教育 教育发展 李提摩太 考试者 
藏书票里有回响
《书屋》2016年第2期56-61,共6页黄发有 
一在中国的教会大学中,我最早了解的是之江大学,因为该校是我本科就读的杭州大学的源头之一。之江大学的前身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美国北长老会差会牧师理查德·威和医生麦卡特等在宁波建立的崇信义塾,这所男生寄宿学校只有小学程度。
关键词:小学程度 育英 长老会 教会大学 卜舫济 光绪二十三年 杭州大学 东海大学 卡特 文理学院 
中华圣公会第一位华人主教 沈载琛被引量:1
《天风》2015年第10期56-56,共1页以利沙 
1940年9月10日,中华圣公会在上海的圣三一座堂举行了隆重的丧事礼拜。丧礼由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高约翰主教、圣约翰大学卜舫济校长、圣彼得堂主任牧师俞恩嗣会长、圣保罗堂牧师姚贤扬会长等主礼;圣保罗堂唱诗班50余人领唱哀歌;圣约翰大...
关键词:圣公会 圣保罗堂 座堂 圣约翰大学 卜舫济 三一 会督 宁波三一书院 副主教 行教会 
周有光百岁忆往昔
《领导文萃》2015年第2期59-63,共5页周有光 张建安 
蔡元培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蔡元培在北洋政府时期就提出来"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蔡元培是我丈人的朋友。在苏州的时候,我见到蔡先生一面。晚清下来是军阀时代。后来是国民党、共产党。最自由的是军阀时代。军阀时代做了很多好事情。
关键词:周有光 学术自由 教授治校 卜舫济 北洋政府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对我说 文化部门 徐志摩 光华大学 
那些逝去的大学
《优品》2014年第12期76-77,共2页
中国大学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最初乏善可陈。而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局面迅速扭转,已经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在老牌的北大之外,还形成了清华、协和、武大、浙大、中山、交大、燕京、金陵、圣约翰、厦大、南开、北洋...
关键词:知识共同体 乏善可陈 十九世纪 卜舫济 法律教育 法律课程 法律人才 教育模式 圣公会 专业知识 
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对英语教育的贡献
《兰台世界(上旬)》2014年第10期138-139,共2页熊俊杰 
2013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编号:2013-JSJYYB-147
圣约翰大学在卜舫济的主持下,重视英语教学,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入英语教学中,该校的学生以过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著称,被称之为"圣约翰英语",圣约翰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哈佛"。
关键词:圣约翰大学 卜舫济 英语教学 贡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