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连大帅 洪翔[1] 李珊[1] 夏煜桐 张天一[1] 王蓓[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2016年第5期760-76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基  金: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410286122)

摘  要: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在大学生性教育及艾滋病预防中的效果,为同伴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基线调查,从南京市5所高校招募和培训同伴教育引导员,并在参与过基线调查的学生中以同伴教育的形式开展相应性教育工作,进一步比较参与者(497名)在干预前后性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情况。结果同伴教育干预后,参与者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由(6.61±1.97)分提高为(7.00±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0,P〈0.05)。UNGASS规定的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由35.2%提高为50.1%,愿意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同吃饭的学生比例由29.3%提高为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554,27.893,P值均〈0.01)。在干预前已有较高知晓率(〉90%)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干预后知晓率仍为9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0.3%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内容很有意义。结论同伴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性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教育内容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同伴教育引导员的培养和干预持续时间。

关 键 词:性教育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生殖健康服务 学生 

分 类 号:G479[文化科学—教育学] R167[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