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铎“胃为肾之关”及“非治之治”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6

Briefly Exploring the Point of Chen Siduo's “Passing” of Stomach for Kidney and the Clinical Use of the Rule of Treatment Without Treat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芳瑜[1] 李杰祥[1] 贾德蓉[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出  处:《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年第4期483-485,共3页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陈士铎,号远公,浙江山阴人,清代名医,一生著作颇多,医论不仅遍及基础理论及各科临床,以善治杂证、怪病著称,辨证论治清晰,处方用药灵活,治法奇特而不离宗旨。远公对《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所言“肾为胃之关”提出刍议,在《辨证录·卷十·种嗣门》提出:“胃为肾之关,非肾为胃之关,《内经》年久讹写误传,世人错认肾为胃之关门”。并于著论及病案中多次阐述及运用,取得不少临床疗效。笔者通过整理文献,试分析远公“胃为肾之关”的内涵,及衍生出的“非治之治”方法和临床运用。

关 键 词:陈士铎 胃为肾之关 非治之治 

分 类 号:R221.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