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蓉

作品数:44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变应性鼻炎分期论治当归四逆汤从肝足厥阴肝经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中医杂志》《实用医院临床杂志》《中国中医药科技》《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健脾柔肝”法论治小儿声带小结的理论探讨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第12期1678-1679,共2页张丽红 许周洁 闫蕾 贾德蓉 
目前表明小儿声带小结发病率可高达16.9%~30.0%,是引起小儿声音嘶哑的最常见原因。随着耳鼻喉科检查技术的发展,对小儿声带小结的诊断不甚困难,但由于就诊人群的特殊性治疗较成人更棘手。临床多以补益肝肾、宣肺利咽居多,故从中医理论...
关键词:健脾柔肝 声带小结 小儿 
皮内针治疗头面部疾病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6
《湖南中医杂志》2017年第12期169-171,共3页许周洁 周立 贾德蓉 
皮内针是将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在临床应用皮内针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笔者将皮内针治疗头面部疾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头面部疾病 针灸疗法 皮内针 综述 学术性 
贾德蓉治疗慢喉瘖临床经验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年第12期1680-1681,共2页许周洁 张丽红 王芳瑜 贾德蓉 
慢喉瘖是以长期声音嘶哑为特征的慢性喉病[1]。亦称之为"久喑""久无音""久嗽声哑""久病失音"等,西医学中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关节炎、喉肌弱症、声带麻痹等疾病引起的声音嘶哑也属于慢喉瘖的范畴,是耳鼻咽喉科的...
关键词:贾德蓉教授 慢喉瘖 临床经验 
神经性耳鸣中医外治进展被引量:6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10期1036-1037,共2页李杰祥 王芳瑜 贾德蓉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内或头颅有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通常伴有烦躁、睡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耳鸣属于主观性耳鸣,即只有患者自己能够听到。中医外治法治疗耳鸣有较好疗法。主要有整体治疗,皮肤官窍黏膜治疗,经络、...
关键词:神经性耳鸣 中医外治法 整体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主观性耳鸣 周围环境 患者 
浅析从五脏论治鼻鼽被引量:3
《湖北中医杂志》2016年第9期51-52,共2页王芳瑜 田璐 李杰祥 王娟 贾德蓉 
鼻鼽,古代又称鼽嚏、鼽鼻、鼽水、鼻流清水等,《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1]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礼记·月令》言:“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此是关于鼻鼽最早的记载。《素...
关键词:五脏 辨证论治 鼻鼽 
浅析贾德蓉教授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经验被引量:1
《四川中医》2016年第5期12-13,共2页张丽红 贾德蓉 
近年来,小儿变应性咳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也成为了耳鼻喉科的研究领域。贾德蓉教授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多从风、涕、食积入手,不仅重视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还重视组织结构的改变。
关键词:贾德蓉 变应性咳嗽 小儿 
陈士铎“胃为肾之关”及“非治之治”的临床运用被引量:6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年第4期483-485,共3页王芳瑜 李杰祥 贾德蓉 
陈士铎,号远公,浙江山阴人,清代名医,一生著作颇多,医论不仅遍及基础理论及各科临床,以善治杂证、怪病著称,辨证论治清晰,处方用药灵活,治法奇特而不离宗旨。远公对《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所言“肾为胃之关”提出刍议,在...
关键词:陈士铎 胃为肾之关 非治之治 
浅析贾德蓉教授从肝辨治鼻鼽经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6年第1期6-8,共3页王芳瑜 李杰祥 许周洁 贾德蓉 
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大多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贾德蓉教授临证,认为鼻鼽亦可从肝辨治,尤其女性患者。临证应分阶段辨证治疗,重视询问女性...
关键词: 鼻鼽 分期论治 整体辨证 
嗓音训练应用于声带息肉术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6年第1期17-19,共3页傅黎 周立 杨左 贾德蓉 
通过嗓音分析软件客观评估声带息肉术后应用嗓音训练的疗效。试验选择32例声带息肉术后患者,试验组16例给予嗓音训练,另16例患者入对照组,于术后1周(即治疗前)、术后1月、术后2月(即治疗结束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嗓音声学分析及电声...
关键词:嗓音训练 声带息肉 嗓音声学分析 电声门图 
以增液汤类方为例探究《温病条辨》中护阴思想被引量:6
《中医药通报》2016年第1期36-37,共2页赵军 贾德蓉 
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被后世学者视为学习温病的蓝本,书中通过具体的方证体现顾护阴液的思想。其中冬地三黄汤、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护胃承气汤、清燥汤、清营汤、玉女煎去熟地牛膝加生地玄参等7方,分别体现着养阴增液、养阴托...
关键词:《温病条辨》 增液护阴 增液汤类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