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机制”与翻译文学的兴盛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颜同林[1]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73-81,共9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中华民国时期延续了晚清时期不加入国际版权同盟的方针,在国际版权方面逃逸了履行版权的义务,翻译文学界拥有自由翻译与印制西方书籍的各种权益,从法律制度上保证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具有宽松、自由与灵活、多元的特征。民国时期翻译者的译作与文学创作一样得到版权保护,翻译文学与文艺创作处于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并行的良性轨道之中,从而奠定了翻译文学兴盛的基础,也与世界文学的主潮保持了同步与共生的良好关系。

关 键 词:民国机制 国际版权 翻译文学 复译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