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异地高考”问题的网络舆情格局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惠[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

出  处:《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第6期46-49,53,共5页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摘  要:利益决定观点,而身份则是个体界定和度量利益的依据。由于身份不同,"异地高考"网络舆情呈现出"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普通网民"的鲜明格局。依据舆情内部结构模型,从情绪或感受评价、主张或要求、社会印象或社会评价、公民对国家管理者的态度、公民对国家及国家关系的认识五个层次,分析三大舆情主体"异地高考"网络舆情内部结构与内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新闻媒体"绑架"网络民情,媒体的公共性存在异化风险;专家学者引领和推动网民进行理性交往的作用受限;"自媒体时代",公众谈判能力增强,政府合法性危机更易发生。

关 键 词:“异地高考” 网络舆情 身份 利益 

分 类 号:G632.47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