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文昊[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年第6期95-96,共2页
摘 要:在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本小册子里,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康德集中阐释了其道德哲学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康德承袭了古希腊以来的思维传统,将德性看作是讨论道德问题的关键,他的道德哲学也可以被称作是德性论。但与古希腊先哲不同的是,康德着重强调了责任概念,将其视为德性的代名词以及讨论道德问题的核心,并以此衡量道德行为的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德性、责任都是非常切己的话题,因此在讨论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时,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给予我们许多启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