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论

作品数:319被引量:66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尚建飞江畅陈红兵任丑颜青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典德性论与孔子教育哲学
《管子学刊》202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李长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2&ZD036)。
孔子的教育哲学及其教育实践是讨论古典教育的最佳范本。孔子教育哲学以强调“忠信”等自然美德为基础,以守护这些自然美德为旨归。在其教育实践中,关于“好学”的评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唤起人对万物的好奇和敏感,又能提示人自我表...
关键词:孔子 古典教育 忠信 好学 好古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性论及其现代意义——兼论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异同之处
《哲学进展》2025年第1期154-159,共6页张煜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是以灵魂追求最终的绝对的善为目的,其中“中道”德性思想是亚里士多德实践的德性伦理学的指导思想,其强调要根据不同的实践环境情况来选择适度的情景,而这与同处于一个轴心时代的孔子的“中庸思想”有极大的异...
关键词:德性 中道 中庸 实践 灵魂 
德性论视阈下童话的德育探析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5年第2期0165-0167,共3页杨迪 
所谓德性论又称品德论或美德论,主要研究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换句话说,它告诉人们什么是道德上的完人以及该如何成为道德上的完人。这种理论立足于道德主体自身的道德完善,把道德和有道德的人等同起来,依据社会或阶级的道德价值...
有限存在者何以神圣?——从康德“endliche,heilige Wesen”译法之争出发的讨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25-133,共9页罗亚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责任伦理视角下的康德道德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X092)的阶段性成果。
“endliche,heilige Wesen”这一出现于康德《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之“德性论”中的概念究竟应当如何翻译,近年来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取“有限的神圣存在者”之译,并认为与此相关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应当是:“有限存...
关键词:康德 有限的神圣存在者 德性论 意念 至善 
类生命体生物打印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审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5-20,64,共7页王晓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21CZX05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2021SJZDA007);江苏省“双创博士”资助项目(JSSCBS20210475)。
类生命体生物打印技术的应用发展,引发了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在“打印形态”“介入形态”和“增强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伦理危机、风险与挑战。因此,亟须对类生命体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进行伦理审思。在此过程中...
关键词:类生命体 生物打印 击靶德性论 伦理风险 
高校思政视野下德性论之发展与创新
《世纪桥》2024年第8期86-90,共5页许莹 张勤芳 
2021年福建省“四新”项目“新文科视野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结构优化的探索与实践”(闽教高2021年21号文);2021年闽南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融媒语境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新文科’教学改革研究”(YJG202112)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角度,从高等教育思政创新、科教兴国策略、君子人格的培育发展与德性论创新四个方面分析德性论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发展与创新,理解和领悟国家领导人对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关切,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人...
关键词:高校思政 德性论 中国式现代化 人才培养 
试论解决道德缺失的两条路径之融合
《西部学刊》2024年第11期148-151,共4页卢玉 
道德缺失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是其表现的两个方面。面对道德缺失问题,传统的伦理学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决路径,功利论与义务论虽在此问题的解决上都有着贡献价值,但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德性论相对于功...
关键词:道德缺失 功利论 义务论 德性论 
商业伦理建设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11期103-105,共3页金华岭 陈逸舟 
本文意在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探究商业伦理建设的价值与方法。从伦理对经营者的功利价值出发,对功利论伦理与德性论伦理对比分析,通过定性演绎的方法确定德性论伦理建设在当代相较于功利论伦理建设更为适合中国文化。基于德性论伦理建设...
关键词:商业伦理 企业经营者 德性论 玄德 顺道之导 哲学实践 
教师为何爱儿童——从优美到崇高的审美德性论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8-23,共6页翟毅斌 
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课题“教学错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3NJJK15-L12)。
儿童呈现的“小”带给人以优美感的直接感官愉悦,使人爱慕;教师奉献的“爱”经理智反思带给人以崇高感的深刻愉悦,使人尊敬。将儿童视为审美对象,以儿童的优美作为师爱的感性经验来源,分析优美与崇高作为引起师爱的原因及其促进,在感性...
关键词:师爱 德性 优美 崇高 审美 
规范伦理学的信用解释局限及其哲学反思——以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为考察对象
《征信》2024年第4期7-13,共7页熊治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13);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23ZD028);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2Y079)。
信用既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确保交往行为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契约关系,也是基于人们的约定、承诺、誓言等形成的道德伦理关系。从伦理学视域看,以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虽然能够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信用进行道德伦理审视,...
关键词:规范伦理学 信用 责任伦理学 制度伦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