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论

作品数:351被引量:89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会永任丑王海明董滨宇陈嘉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先主义理论的内在限度:以大冢等人的论述为中心的分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高景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和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研究”(24BZZ009)。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优先主义理论日益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分配正义理论,但优先主义理论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它既没有尊重人的统一性和理性偏好,也没有尊重人的分离性。一些学者试图建构一种能够免于迈克尔·大冢和亚历克斯·沃霍...
关键词:平等主义 优先主义 向下拉平异议 义务论优先主义 
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43-44,共2页黄勇 杜毅(译) 
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直都是后果论和义务论这两种规范伦理学,二者主要讨论行动的对错这两种道德性质。道德实在论也一直以行动为中心,旨在证明对错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针对道德实在论的经典批评也主要是针对这种以...
关键词:道德实在论 规范伦理学 现代西方哲学 美德伦理学 后果论 义务论 行动主体 客观性 
科学传播伦理的多维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4年第11期89-98,共10页胡兵 彭伊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媒介伦理规范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3BXW061)。
科学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屡屡出现,建设负责任、讲伦理的科学传播事业不仅要对其伦理内涵有深刻认知,更需进一步探究复杂情境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本研究结合案例分析了科学传播伦理与科技伦理、传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联,阐述了平...
关键词:伦理 科学传播 科普 义务论 功利主义 
为什么是义务论?——揭开菲尼斯自然法理论的面纱
《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31-42,157,共13页陆幸福 
学界对菲尼斯自然法理论性质之判定存在较大争论,需要分析该理论的具体内容,以得出恰当结论。作为菲尼斯自然法理论的第一原则,基本善虽然是一种实体目的,但因为其自身各种特性而呈现出形式性。实践理智性方法论的基本要求是菲尼斯自然...
关键词:菲尼斯自然法理论 基本善 形式性 实体目的 义务论 
美德与规范的内在主义协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传播伦理进路被引量:4
《新闻界》2024年第8期15-23,共9页卢家银 
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MXG202311)。
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重构,虚假信息、歧视与偏见、隐私泄露、人类主体地位丧失等伦理风险以叠加累积的方式爆发,导致了价值对齐的伦理难题。基于人、技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该研究构建了以人为本、公正公平、预防伤害...
关键词:美德伦理 义务论 传播伦理 智能传播 
从关怀伦理视角论古典儒家的道德教育基础与教师职责——基于儒家义务论与儒家美德伦理学的反思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李明书 
浙江大学2022年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日常思政工作研究”(项目号:22dykt10)的阶段性成果。
儒家与西方伦理学的比较自康德义务论至美德论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受到康德义务论与美德论诠释儒家的影响,古典儒家的道德教育基础易于被视为理性的道德原则与美德,而教师的职责即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实践道德原则与美德。关怀伦理学视角...
关键词:关怀伦理 古典儒家 道德教育 教师 职责 
试论解决道德缺失的两条路径之融合
《西部学刊》2024年第11期148-151,共4页卢玉 
道德缺失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是其表现的两个方面。面对道德缺失问题,传统的伦理学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决路径,功利论与义务论虽在此问题的解决上都有着贡献价值,但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德性论相对于功...
关键词:道德缺失 功利论 义务论 德性论 
过失不作为犯的归责原理:从构造论到义务论
《东南法学》2024年第1期216-242,共27页周树超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轻罪案件的刑事一体化治理研究”(项目号:FZFK23-06);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层司法能力研究项目“过失不作为犯的归责原理与司法适用”(项目号:JCSF2023-17)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过失不作为犯逐渐成为时新的学术增长点,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构造论展开。构造论的核心争议是作为义务与注意义务的区分问题,其目标在于整合既有不作为犯论和过失犯论,从而在提供统一处理框架时发挥处罚限定功能。对中外...
关键词:过失不作为犯 作为义务 注意义务 风险社会 
“发表需有信念”是作者的认知义务吗?——基于哲学分歧的视角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3-53,共11页陈常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析的西方哲学史研究”(19AZX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维特根斯坦与寂静主义研究”(21FZXB042)。
在哲学上,只发表自己相信的主张是作者的一项认知义务吗?基于“发表需有信念”(PB)的认知义务论对此持肯定回答,它似乎符合学界关于学术诚信和认知义务的道德直觉,但势必面临哲学发表的“不可能困境”:它使一阶和二阶哲学分歧上的调和...
关键词:分歧认识论 认知义务论 哲学理解 哲学真诚性 认知权利论 
网络空间治理与个人隐私保护——“前台实名展示”的法律争议与伦理反思被引量:1
《科技传播》2024年第9期139-142,148,共5页吴昆 
前台实名制的上线引发了用户对网络空间治理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思考。支持者认为此举属清朗网络空间的积极行为,可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用户自身利益;反对者认为此举构成了侵犯隐私权的侵权行为。从法理角度来看,有限度地公开用户的个人信...
关键词:网络空间治理 隐私权 功利论 义务论 前台实名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