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喜妹
机构地区:[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广陈中心小学
出 处:《教育视界》2016年第08S期56-59,共4页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常识性的课文,如《恐龙的灭绝》《最大的“书”》《鲸》《太阳》等。这些课文科学性强,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好素材。但是,很多教师对常识性课文教学目标的价值定位有些偏差,容易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这也是当前常识性课文教学的通病——“本位缺失”。其实常识性课文与其他课文一样,也承担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要想让常识性语文课凸显“语文味”,必须做到学为中心、关注文体、落实语用,利用语文的方法,教常识性的内容。笔者就以《恐龙的灭绝》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凸显常识性课文的“语文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