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继红[1]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16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翻译的言语行为研究"(2014B078);福州大学科技启动基金项目"翻译标准的语用学研究"(13SKQ16)
摘 要:由于深层话语体系的异质性,中国古代典籍的译介存在着"失语"的危险,然而正是古代典籍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修辞话语,使其文本本身产生巨大的艺术张力,为典籍及其核心词汇的译介提供了一种"自洽"弹性的空间。古代典籍译介的"失语与自洽"表明:典籍翻译是一种文本性与话语性之间张力调和的话语行为。它也带来了这样一种启示: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化,更涉及文本意义的重塑和话语秩序的构建。在多元文化杂生共存的时代,这对融通整合中西翻译话语研究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无疑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