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凯[1]
机构地区:[1]江苏省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8期49-51,共3页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摘 要:“大而无用,众所同去”语出《庄子·逍遥游》,大意为“虽然很大却没有什么用处,大家都会鄙弃它的”。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都有这一类人,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位。最近在《孔乙己》的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本细读,鼓励学生咬文嚼字,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谓千奇百怪,其中一个成为教学中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一个学生问:“老师,文章中提到了‘钱’,其他都是多少文钱,唯独写孔乙己付钱时,为什么用‘大钱’,而不用‘钱’呢?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这个问题一提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课后翻阅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发现对这个“大”字进行细细咀嚼赏析的研究确实没有,那么究竟该怎么来研究这个特殊的“大”字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便开始关注起本文所出现的“大”字。我们且来看看全文总共有七处用到了“大”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