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旭曙[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兰州学刊》2016年第9期5-10,共6页
基 金:复旦大学历史系亚洲研究中心项目“三大思想传统的审美智慧比较研究:中国、西洋、印度”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JH3151016)
摘 要:从形上学层次比较中、西、印三大审美智慧传统的形式之维是深入理解它们各自的审美表现和艺术创造层面的形式论之特点与价值,透析东西方审美智慧某些精神特质形成之根因的一个重要视角。发掘西方的"形式系统"必须将其放到逻辑—数学—形上学的理论框架里,道—气—象一体的宇宙论图式是领会中国的"象家族"之渊深意涵的思想背景,印度的"万全形式"将西方的形式注重本质性、分析性、纯粹性和中国的象偏向功能性、感受性、过程性"折中"于一身,以服务于从时间之轮中解脱出来的形上学议题。如何既能延续整一性地体验生命动感的诗性智慧,又向古老的"象"论智慧传统注入认识论的科学精神、人的理性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思想课题。
关 键 词:形上学 FORM 象 Vihvarūpa 象论智慧的新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