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诗歌中“扎恩达勒”“鲁日格勒”意象的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包薇[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10070

出  处:《汉字文化》2016年第4期93-96,共4页Sinogram Culture

摘  要:一在中国美学中,"意象"一词最早可上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之后刘勰最早将"意象"作为一个文艺和审美范畴提出来,《文心雕龙》(1981)中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关 键 词:鲁日格勒 扎恩达勒 尽意 独照之匠 中国美学 书不尽言 审美范畴 定墨 虚静 文化景观 

分 类 号:H222[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