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遮蔽:谈先锋诗人张枣的诗学“面具”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汤富华[1] 

机构地区:[1]武汉纺织大学

出  处:《中国翻译》2016年第6期69-75,共7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基于语感训练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培育研究"(批准号:GPA115040);湖北省2015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诗学理论构建研究"(批准号:16D052)

摘  要: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某种工具或文学体裁上。无视译者的关键因素,翻译作品的意义则大打折扣。译者作为接受者与改写者通过翻译将抒写技巧熟稔于心,变成杂合的书写者。接着华丽转身成为前卫的文学人。"翻译创造诗人"不是唯一的借口,翻译是一种维度,是新生意义的集大成者。翻译遮蔽了改写,也催生了更为伟大的诗性的发生,张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鲁迅的追随者,张枣立意借助翻译的力量给并不丰富的汉语世界引进新的语感,通过对元诗的追求,寻找语言的美意,达到改造母语的目的。

关 键 词:诗歌翻译 语言语感 遮蔽显现 诗学面具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