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富华

作品数:30被引量:17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语感诗歌翻译意识形态工作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惠州学院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翻译的澄明:重思“诗歌不可译”论被引量:6
《中国翻译》2019年第4期14-23,共10页汤富华 
湖北省2016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诗学理论构建研究”(批准号16D052)
翻译研究作为新兴学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学科归类,大多数讨论仍没有直面"对等"范畴的主客体对象,以至于"诗歌不可译"貌似成了一个公论。这里面其实包孕了不能译(incapable of translating)与不可译(untranslatability)的层次问题。不能...
关键词:翻译对等 意义澄明 不能译 不可译 
翻译的向度被引量:2
《中国翻译》2018年第4期21-27,129,共7页汤富华 
湖北省2015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诗学理论构建研究"(批准号:16D052)的成果
翻译在语言、诗学及意识形态的向度对中国诗歌的流变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文章甄别了中西诗学与诗话的渊源与异同,强调了翻译作为语言的诗学功能及文学的互文性特质,阐述了诗歌翻译对中国新诗在主题、语言、结构及文本的重构。文章认为翻...
关键词:诗歌翻译 语言向度 诗学向度 意识形态向度 
理论的“在”与“是”——从方梦之先生的译学思想谈起被引量:1
《上海翻译》2017年第6期11-15,共5页汤富华 
湖北省2015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诗学理论构建研究"(批准号:16D052)
翻译研究作为系统的学科探索还比较年轻。理论化研究的方方面面都有待进一步走向成熟。方梦之先生所引领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获得译界的广泛认同,文章从诗学层面诠释其翻译艺术观,尝试从存在主义之时间窗阐述学科理论之发生与消解,并从...
关键词:应用翻译 翻译艺术 理论实践 学科研究 
语感的向度——以“五四”诗歌翻译为例被引量:2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39-143,共5页汤富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基于语感训练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培育研究"(编号:GPA115040);湖北省2015年度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语感范畴研究"(编号:2015GA023)阶段性成果
语感范畴在人文学科领域鲜有理论介入,但现有的探讨还停留于感觉层面,大多是一种心理的表述。事实上语感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本能感觉(intuition),还有人们对语言的知识体系构建(sense)。语感的更高层次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美...
关键词:语感范畴 翻译向度 诗学向度 
论语言本能与二语习得中的自主意识——兼谈语感的养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21-125,共5页汤富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GPA115040);湖北省2015年度教育规划重点项目(2015GA023)
二语习得的核心问题是语感。语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语言能力的深层结构。在自然环境中母语的语能获得近乎于本能,在具体的语言学习中二语习得理论很难让二语学习者快捷地获得语感能力。语感的获得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将母语语感...
关键词:二语习得 语言本能 语感养成 
翻译的遮蔽:谈先锋诗人张枣的诗学“面具”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16年第6期69-75,共7页汤富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基于语感训练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培育研究"(批准号:GPA115040);湖北省2015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诗学理论构建研究"(批准号:16D052)
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某种工具或文学体裁上。无视译者的关键因素,翻译作品的意义则大打折扣。译者作为接受者与改写者通过翻译将抒写技巧熟稔于心,变成杂合的书写者。接着华丽转身成为前卫的文学人。"翻译创造诗人"不是唯一的借...
关键词:诗歌翻译 语言语感 遮蔽显现 诗学面具 
从语感机制谈外语的自主学习——以大学英语写作为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90-93,共4页华敏 汤富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GPA115040);湖北省2015年度教育规划重点项目(2015GA023);武汉纺织大学2014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1141009)
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写作一直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至今都没有一部清晰的指导纲要。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手段都比较模糊。教师究竟在教翻译还是在教写作技能?本文认为国内教师大部分不具备母语语感,英语的使用...
关键词:语感 写作 翻译 自主学习 
“语言发展”观与语感知识论被引量: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50-153,共4页汤富华 华敏 
从诗歌翻译入手,分析翻译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所具有的语言转换能力,也就是语感能力。将语感细分为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与母语语感的本能特点不同的是,二语语感呈知识结构图式。韩礼德质疑乔姆斯基等"语言习得"之说,认为语...
关键词:语感 工作英语 语言公差 习得与发展 
翻译的诗学批评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16-122,共7页汤富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GPA115040)
自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问世以来,中西文艺界乃至思想界对于诗学的探索绵恒久远。然而诗学的现代趣旨不是看诗歌如何表现美,更是看诗歌语言何以成为美。雅克布逊以降的形式主义诗学继承发展了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遗产,区分了日常语言与诗...
关键词:诗歌翻译 翻译诗学 诗学批评 
论“五四”诗歌翻译对中国新诗内容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翻译》2011年第3期16-19,96,共4页汤富华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忌死讳欲"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国诗歌内容极少显现诸如"死亡"、"爱欲"等最本质的生命词汇,而"五四"诗歌翻译带来的诗歌内容将中国诗歌引致中国传统诗歌不愿也不敢触及的认知领域,表现出来的内容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感性特征...
关键词:诗歌翻译 情欲主题 死亡主题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