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公差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汤富华曾方本华敏李巧丽林红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翻译(中英文)》《惠州学院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语言发展”观与语感知识论被引量: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50-153,共4页汤富华 华敏 
从诗歌翻译入手,分析翻译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所具有的语言转换能力,也就是语感能力。将语感细分为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与母语语感的本能特点不同的是,二语语感呈知识结构图式。韩礼德质疑乔姆斯基等"语言习得"之说,认为语...
关键词:语感 工作英语 语言公差 习得与发展 
从“语言公差”谈二语习得焦虑产生的原因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18-121,共4页林红 
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通常包括三方面: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学习者情感态度;学习者一般性因素。目前对情感态度的研究通常是从学习者一般性因素的角度入手,对于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却研究较少,然而,外语学习焦虑作为情感态度的一个...
关键词:外语学习焦虑 个体差异 中介语 语言公差 
语言公差和工作英语概念下的中国英语变体被引量:4
《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74-75,共2页曾方本 
广东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语感范畴与语言策略"(编号AC060105)的部分成果
翻译现象是考察中国英语变体的重要视域,但由此进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其表现层次上。语言公差与工作英语概念为探索中国英语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语言公差决定了中国英语的产生,中国英语变体可认为就是一种工作英语,这同时也...
关键词:语言公差 工作英语 中国英语变体 
从“语言公差”谈汉诗英译的效度——以《夜雨寄北》的英译为例
《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李巧丽 
从“语言公差”的概念来研究汉诗英译的效度问题,以“夜雨寄北”的英译为例,认为“以诗译诗”翻译出诗歌的决定性结构,是汉诗英译本可以接受的最大公差,而在此基础上呈现的各种文本的审美差异则是诗歌翻译的再创造,且只能在最大程度上...
关键词:汉诗英译 语言公差 以诗译诗 效度 
关于“工作英语”及“语言公差”概念的假说被引量:10
《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第4期19-21,共3页汤富华 
笔者试图从二语习得最新理论中找寻二语习得与翻译实践中对与错的心理标准及客观标准。从译者的二语习得过程以及习得水平层次提出了“工作英语”与“语言公差”的概念 ,提出翻译工作件的语言公差± 4 5 %为可接受值的假设 ,并以此尝试...
关键词:工作英语 语言公差 可接受公差标准 信度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