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克[1]
机构地区:[1]广西教育学院
出 处:《学术论坛》2016年第9期172-176,共5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2JGZ156)
摘 要:校本性是隐性德育课程最明显的特征,也是隐性德育课程立足的基点所在。只有"以学校为基础"、"以学生为本"、"在学校中"为基点,从理论、制度和路径上来思考,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效才会落到实处,其作用才会生效。课程开发的自主性、本质的生活化和实践性、逻辑的关联性是隐性德育课程校本化的明显特征。隐性德育课程的校本化特征主要决定了构成校本课程内在结构的特殊性,体现和反映在校本化隐性德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课程影响之中。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