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玲[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16年第11期123-126,共4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验哲学的批判性研究"(编号14CZX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心灵哲学中二元论的最新发展研究"(编号13YJC720025);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项目"心身问题的最新发展研究"(编号2124002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知觉的认知可渗透性关注我们的所想是否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德雷斯克对此问题持怀疑态度。他的第一个理由采用隔离解释的策略但说服力有限,因为隔离因素的作用机制本身就需要进一步地探究;其第二个理由涉及经验现象性特征的高低阶属性的争论,然而该争论与可渗透性问题并无必然关联,反对现象性特征能表征高阶属性并不能说明认知不可渗透。
分 类 号:N02[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