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3]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哲学动态》2016年第11期92-97,共6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体与主体间范式之争下的交往理论:马克思和哈贝马斯"(2016M5911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政治思想家,阿伦特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也是深刻的,然而这一方面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阿伦特的批判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就道德主体而言,以复数的"人们"批判理性存在者;其次,就道德主体的理性与意志关系而言,以判断的综合作用来批判将两者直接勾连的处理方式;最后,就道德判断力的性质而言,以基于共通感的反思性来批判基于道德法则的规定性。阿伦特这一批判代表着一种新的路向,对之后的思想家影响重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