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烨[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出  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4,共4页Journal of Guangxi Youth Leaders College

摘  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迅速发展,被多数学生接受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其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带有自发性、情感性、流动性的特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同时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利用有效的途径、方法强化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影响,并对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教育引导,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高校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 键 词:大学生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时空环境 高校组织建设 

分 类 号:G416[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