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虎堂[1]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11期69-77,共9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形象学中的"变异"是比较文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从学科史来看,以往的形象学研究者虽然涉及到了异国形象的"变异"问题,但对变异现象疏于理论总结。从存在形态来看,异国形象在创作、翻译、传播、接受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误读等多重变异。从研究实践来看,形象学中的变异研究应将重心放在"求异"研究上,从文本内部和外部对形象的变异因素进行辨异,并以"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变异研究。对形象学中的"变异"进行研究既顺应了当今比较文学追求差异性的发展趋势,又对确立中国形象的身份坐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