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虎堂

作品数:1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精神家园自然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形象学比较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科学论坛》《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被引量:6
《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11期69-77,共9页宋虎堂 
形象学中的"变异"是比较文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从学科史来看,以往的形象学研究者虽然涉及到了异国形象的"变异"问题,但对变异现象疏于理论总结。从存在形态来看,异国形象在创作、翻译、传播、接受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
关键词:形象学 异国形象 变异 差异性 
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归属问题探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0-14,共5页宋虎堂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5CWW005)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哪些作家作品受到了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并可以归入自然主义的行列中——即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归属问题——是认识英国自然主义文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单纯以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区别或文学影响的实证批评并不能准确地...
关键词:自然主义 英国文学 实证批评 审美批评 
《奥德赛》几何结构的审美生成与意蕴阐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92-97,共6页宋虎堂 
从几何要素的审美向度分析《奥德赛》的艺术结构,就会突破线性叙事的阐释定向,在时空维度上得到不一样的几何构成和审美感受。以奥德修斯为中心视点探究《奥德赛》几何结构的审美生成就会发现,随着奥德修斯这一中心视点的推移,奥德修斯...
关键词:《奥德赛》 奥德修斯 几何结构 时空性 
论《新寒士街》中的隐含作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宋虎堂 
要挖掘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自然主义小说《新寒士街》背后的深层意图,可以从与自然主义方法具有契合点的修辞手法"隐含作者"入手。隐含作者的建构,隐含意义是关键。吉辛在《新寒士街》中通过对文学商品化背景下不同作家生存境遇以及文...
关键词:吉辛 《新寒士街》 隐含作者 知识分子 人文精神 
论《兰贝斯的丽莎》的对话叙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3-105,共3页宋虎堂 
毛姆的《兰贝斯的丽莎》以对话为主要叙事方式,在人物之间的表层对话背后隐含着深层对话。因此,探究《兰贝斯的丽莎》的对话叙事是理解小说的关键之处。从表层来看,整部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矛盾悬念等都是在时间性的对话中实现...
关键词:《兰贝斯的丽莎》 表层对话 深层对话 客观真实 
论《新寒士街》中艺术追求与文学价值的裂变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宋虎堂 
乔治·吉辛的《新寒士街》之所以"新",主要在于其突显了作家创作与文学价值之间发生的裂变。要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就有必要从文学商品化、金钱及其相互关系入手。一方面文学商品化制约着作家创作和作品流通,另一方面作家对待金钱的方式...
关键词:吉辛 新寒士街 商品化 文学价值 裂变 
论左拉的《实验小说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89-92,共4页宋虎堂 
左拉的《实验小说论》围绕"实验"展开,主张小说家运用实验方法,以科学的方式对小说进行实验,通过类比的方式构建实验小说。"实验小说"实际上是"小说的实验",是对小说在创作观念、叙事方式、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更新。"实验小说"...
关键词:左拉 实验小说 《实验小说论》 自然主义小说理论 
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研究在中国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156-159,共4页宋虎堂 
国内学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大致有:整体总论,主要研究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归属研究,主要研究英国哪些作家作品属于自然主义;作家作品论,主要研究作家作品所具有的自然主义倾向和风格。整体上来看,国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
关键词:英国 自然主义 文学研究 中国 
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研究在中国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宋虎堂 
国内形象学理论研究在整体总论、基本问题探究、学科互涉研究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还缺乏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特色。我们应当在接受和整合其它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学理论,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和文化...
关键词:比较文学 形象学 理论研究 
论中国比较文学中的民族国家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177-180,共4页宋虎堂 
中国比较文学自产生发展至今,在学科史、话语权力、形象学、文化研究等方面都与民族国家的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比较文学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同步性推动了中国从传统国家形态向民族国家的转化。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和重构学术话语有利于...
关键词:比较文学 民族国家 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