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温志拔[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文法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1期181-187,共7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宋考据学研究"(13CZW037);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南宋类书研究"(JAS14333)
摘 要:古代博物学是中国古人关于自然、人事、社会的知识基础,其知识图景包括对象、范围和表述方式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和文化精神的变迁。宋代私撰类书中有关博物学知识的部类,在分类体系方面经过了神鬼、灾祥与博物知识从混溶到分离的过程;不同类书对五部典籍的征引分布,呈现出趋于经典化、常识化的特征;在辑录文献基础上,南宋私撰类书出现了考论博物知识的穷理精神。宋代类书博物学知识图景的演进,是宋学语境下儒家士人思考能力深化的结果,从社会知识结构视角方面,反映了南宋是"唐宋变革"真正完成的时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