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志拔

作品数:31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更多>>
发文主题:南宋类书学术史道学考据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史学史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太平御览》引“唐书”为国史《唐书》考论被引量:5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3期49-56,共8页温志拔 
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FJ2018B114)阶段性成果。
北宋初官修类书《太平御览》所引"唐书",按类书编纂体例,不可能是不同文献的通名,从引文关系上看,也不可能是刘昫《旧唐书》,而只可能是唐代修撰的国史《唐书》。据现存史料可证,唐国史修撰不止于代宗,而应当远及晚唐僖宗以前,这些国史...
关键词:太平御览 唐书 国史 校勘 
“文人”与宋代笔记
《长春大学学报》2019年第11期54-59,共6页温志拔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8B114);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唐宋变革中的宋代“文人”,以科举士人强烈的学术和政治主体意识,摆脱了传统文人的“轻薄浮华”而成为影响广泛的宋学一派。文人学术不同于荆公新学、程朱理学的观物明理、博物杂学精神,不仅体现在诗文创作中,也体现在大量的笔记著述中...
关键词:宋代笔记 文人 学术精神 
五经儒学的落幕:北宋晚期荆公新学的转型与消长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27-31,共5页温志拔 
2017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8B114)
北宋哲宗亲政以后至徽宗时期,新学真正成为官方学说,这是北宋新学发展的顶峰,也是新学沦为王朝政治工具的开始,新学因此逐渐走向消亡。新学在徽宗时期主要是徽宗宣示理想政治和个人神圣性的论证工具,这既使新学成为唯一被允许发展的学术...
关键词:徽宗 新学 礼学 学术史 
论南朝佛教与宫体诗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21-24,共4页杨秋萍 温志拔 
佛教发展到南朝,由重视义理阐发的般若学,转变为重视成佛实践的涅槃学,形成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并深刻影响了南朝后期文学,特别是宫体诗的产生和发展。南朝宫体诗并非单纯的宫廷艳情诗和浮华诗风的代表,它的产生具有南朝佛教文化背景...
关键词:南朝佛教 宫体诗 涅槃经 
博物学的南宋图景:以《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53-57,共5页温志拔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宋考据学研究(13CZW037);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南宋类书研究(JAS14333)
南宋类书中的博物学知识,相比中古时期博物学专书以及北宋以前类书,尽管奇闻异物色彩仍在,却出现了更为突出的客观化、科学化的转向。这一转向可以从南宋类书《事类备要》抄录文献种类、文字内容选择,以及少量编纂者评论中得以体现。宋...
关键词:南宋 类书 《事类备要》 博物学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被引量:9
《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1期181-187,共7页温志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宋考据学研究"(13CZW037);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南宋类书研究"(JAS14333)
古代博物学是中国古人关于自然、人事、社会的知识基础,其知识图景包括对象、范围和表述方式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和文化精神的变迁。宋代私撰类书中有关博物学知识的部类,在分类体系方面经过了神鬼、灾祥与博物知识从混溶到分离的过程;...
关键词:南宋 类书 博物学 文化史 
知识社会史中的南宋类书——以《古今源流至论》为中心被引量:2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年第3期1-7,共7页温志拔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宋考据学研究"(13CZW037);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南宋类书研究"(JAS14333)
南宋类书多是文人编纂,这使得南宋类书更易受到南宋社会文化的影响,它不再仅仅是工具性的知识总汇。南宋类书的知识分类在继承传统天、地、人、事、物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了理学思想体系中的宇宙观,以及人伦、制度在天人系统中的...
关键词:类书 南宋 理学 知识社会史 
《群书考索》的“考索之功”及其学术史意义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52-57,共6页温志拔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宋考据学研究"(13CZW037);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南宋类书研究"(JAS14333)
章如愚的《群书考索》是南宋重要的类书。其重要性不仅来自于它辑考群书,具有一般类书所具有的辑佚、校勘价值,还在于其考证精辟,且以按语论断,开创了类书抒发己见的先河。《群书考索》的考证工夫并不来自随文小字注,而是通过合理摘录...
关键词:《群书考索》 考据 婺学 学术史 
二程到朱熹:南宋前期闽籍道学家的文献活动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年第4期1-5,17,共6页温志拔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宋考据学研究"(项目编号13CZW03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0528)阶段性成果
二程之后道学的发展,不仅面临现实政治的压力,也遇到学派自身发展方向的问题。强调反身而诚、关注道德本性,自然使得道学义理精细化,如何使得道学义理重归客观文献基础,获得稳定传播的外在资源和条件,是北宋末至南宋前期的重要课题。闽...
关键词:南宋前期 道学 文献整理 
作为文章之儒的柳宗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0-10,共1页温志拔 
宋人对于韩柳的接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北宋前期,宗韩甚于宗柳,北宋中后期,重新发掘柳的价值,至于两宋之际始提出韩柳并重,南宋孝宗以后尊韩、崇柳,因不同的学术立场,各有所尚。这一变化,与其说反映了宋人对柳宗元接...
关键词:《柳宗元传》 文章 学术立场 价值认定 北宋前期 运动本质 北宋中后期 《旧唐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