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易彬[1]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410004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12期162-170,共9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形态研究"(13CZW08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穆旦是一位勤于修改的诗人,从异文来解读其诗作《春》亦是一个重要的角度。《春》的修改轨迹大致是循着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路数,即由个人经验的表述而衍化为对于青春和肉体本身的拷问与书写。循此,诗学视域有扩展,"青春"本身的痛苦也更为凸显,但落实到传记层面,穆旦与某个"女郎"("女友")可能具有的关系则被隐匿起来。廓大来看,爱情诗中的自我隐匿、总体写作中的主体分裂,可谓穆旦诗歌的基本特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