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版本差异与脚色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德怡[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文化遗产》2017年第1期97-104,共8页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明末出现了最早的研究元杂剧脚色的相关论述,当时元刊本为私家收藏,不为人所知,研究者只能以明代的刊、抄本为剧本依据。上世纪初,元刊本从私家收藏转为公开传播,但元杂剧的脚色研究者仍未认识到元刊本的价值。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几种校注本的问世,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元刊本对元杂剧脚色研究的巨大价值。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明刊、抄本中元杂剧的性质提出了许多质疑,认为它们并不能反映元代元杂剧的原貌,因此不能成为研究元杂剧脚色的依据。从脚色研究的角度来看,虽然明刊、抄本元杂剧在元刊本的基础上对脚色有一些改编,但并未改变元刊本中就已经形成了的元杂剧脚色体制。

关 键 词:元杂剧 脚色 脚色体制 版本 《元刊杂剧三十种》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