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魔力”: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自我建构--以1950年代的书信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乐天[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复旦大学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上海200433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2期104-112,121,共10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当代苏浙赣黔农村基层档案的搜集、整理与出版”(12&ZD147)

摘  要:以青年知识分子1950年代所收到的书信为基础资料,考察、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知识分子接受新政权、共产党的情况可以发现,解放初期,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拥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希望的推动下接受新中国,同时实现自我的建构和转型。195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自我建构主要呈现在三个层面,即个体自我、关系自我与国家自我。从现代性视角反思其建构自我的努力可以看出,"希望"是主调,亦是一种魔力,其间充斥着一些荒谬与问题,比如非理性、盲从与依附,原教旨式的道德主义,地方性谬误等,提醒我们时刻警觉和防止它们在当下的重演。

关 键 词:希望 自我建构 个体自我 关系自我 国家自我 

分 类 号:K27[历史地理—历史学] D663.5[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