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天

作品数:35被引量:19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流转Z实证分析文化解读贫困治理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共党史研究》《上海经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积极的打工者”——读《城乡互动与农村家户现代化》
《怀化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张乐天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其中写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减贫成就令世界瞩目。减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其本身却不等于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家户现代化 减贫 脱贫农户 
乡村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实践——来自义乌的启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92-103,共12页张乐天 魏霞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内蒙古传统村落的‘塑形’与‘铸魂’研究”(NJSZ2300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曾经是一个贫穷的,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其中第一大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个特征显然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乡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乡村内生发展中的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特征,但是,因...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内生发展 实践中的传统 义乌 
重思“理想”与“当下”:数字化时代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感”
《文化艺术研究》2023年第3期27-32,112,共7页张乐天 郭莉 
现代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样式,正经历着由“满怀理想”向“抓住当下”的显著变化。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样式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相对应,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感”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与“理想主义”相关的“意义感”具有某种虚幻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 日常生活 意义感 意义重建 
家庭本位的“关系”实践:私人书信中的家庭主义图像(1972—1995年)被引量:13
《社会》2021年第2期27-55,共29页魏澜 张乐天 
复旦发展研究院“智库支持计划——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IDH4300360/030)的支持。
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史资料,私人书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一对伴侣在1972至1995年间922封私人书信的分析,力图通过民族志的整体性叙事方式,呈现其与家人在尝试“商调回沪”过程中的“关系”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关键词:私人书信 家庭主义 关系 国家主义 
农村老年人社区养老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分类因变量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68-80,157,158,共15页纪江明 张乐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创新研究(NO.16BRK012)”;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预研究项目(201805)。
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已成为突出的社会与民生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首先,本文追溯了国内外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理论渊源与演化逻辑,并根据质量不一致模型、顾客容忍区理论构建了农村老年人社区养老满意度的理论...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社区养老满意度 影响因素 政策启示 
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被引量:23
《教育探索》2020年第12期42-46,共5页郁悦 张绍文 张乐天 
立足"缘何—能否—如何"逻辑三问,构筑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型问题的"研究—分析—解决"思路框架:在线教学纵深发展面临瓶颈、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二元关系尚未理顺,构成前疫情时代在线教学缘何未实现教育教学模式根本变革的症...
关键词:疫情 在线教学 传统教学 融合发展 
于无声处:从社会生活资料中探索大历史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2期42-44,共3页张乐天 
2018年9月下旬,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在图书馆办一个资料展,布展基本完成后,中心让我给展览取名,我琢磨着,脑海里跳出四个字“于无声处”。
关键词:社会生活 生活资料 历史 资料中心 当代中国 图书馆 研究院 
大变革时代的学术回响——社会学家与改革开放40周年被引量:6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2期17-20,149,共5页周晓虹 赵鼎新 翟学伟 徐永祥 文军 冯钢 仇立平 周怡 张乐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当前中国国力强大,民众普遍富裕,教育水平和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原创力缺乏,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和人口问题,政府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老化,以及1980年代以来始终影响着国人的...
关键词:社会变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感悟 精神 国体 中国社会 20世纪 改革开放 
“走进生活”与“走出生活”——关于地域史研究的一种反思被引量:5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10期45-48,共4页张乐天 
自步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地方档案史料的个案史学研究(亦称“地域史研究”)开始蓬勃发展,诸多以往不为人所知所悉的地方史图景和地方性知识得到非常成功的展现与建构,尤其在新的历史资料的发掘和新的历史知识的增长等方面成效卓著,...
关键词:地域 反思 生活 “问题意识” 档案史料 学术水平 专家学者 地方性知识 
“希望的魔力”: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自我建构--以1950年代的书信为例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2期104-112,121,共10页张乐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当代苏浙赣黔农村基层档案的搜集、整理与出版”(12&ZD147)
以青年知识分子1950年代所收到的书信为基础资料,考察、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知识分子接受新政权、共产党的情况可以发现,解放初期,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拥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希望的推动下接受新中国,同时实...
关键词:希望 自我建构 个体自我 关系自我 国家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