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后期社会问题剧的讽喻意识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邱林山[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7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234-239,共6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杂剧入明后让位于传奇,为了不被挤出历史舞台,剧作家们进行了自觉的杂剧改良,其标志便是社会问题剧的繁兴。明后期社会问题剧以南杂剧为主要体式,以世情剧、伦理剧、宗教剧为主要类型,多视角地反映了明后期纲纪不振、礼崩乐坏后,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以滑稽戏、寓言剧的形式和戏谑的笔法将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从而引起人们反思并疗救这些社会痼疾,以达到"致良知"和挽救世道人心的目的,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

关 键 词:明后期 南杂剧 社会问题剧 

分 类 号:I053[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