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杂剧

作品数:56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徐子方张正学王永健刘奇玉吴志武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辅导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商》《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明中叶《中州音韵》与北曲南化历程
《戏曲艺术》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陈艳林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宁王朱权戏曲集整理与研究”(24WX11)阶段性成果。
成弘之际,戏曲活动在文人参与下风气蔚然,但明人所作之曲与元人时北曲已渐成两途。其间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元代曲家大多活跃于大都为中心的北方,而明代的戏曲中心不断南移,由金陵直至昆山、吴江一带,终与南戏故乡永嘉相接壤。在这一过程...
关键词:南杂剧 王文璧 中州音韵 北曲南化 
从日本内阁文库藏叶宪祖杂剧看南杂剧之新变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30-37,共8页隋雪纯 
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明万历刊本《易水歌》《三义记》《渭塘梦》《琴心雅调》的作者为叶宪祖,内阁文库本《易水歌》较国内所见诸本为早。通过对四种杂剧的文本考察,可知其与史传、小说和杂剧等具有跨文体互文性。叶宪祖采用增改、详略剪裁...
关键词:叶宪祖 晚明杂剧 南杂剧 
过去的歌舞,今日的戏台——观《香花山大贺寿》有感
《南国红豆》2017年第3期11-12,共2页陈晓丹 
自去年复排消息传出,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就受到广大粤剧爱好者的关注,当日中山纪念堂的演出吸引了大量广州戏迷前来观看。《香花山大贺寿》戏名基本上就概括了整出戏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八仙、龙王、仙女和孙悟空等给观音祝寿...
关键词:贺寿 中山纪念堂 传统戏曲 南杂剧 宋元南戏 板腔体 元杂剧 唱念做打 情节线 明清传奇 
论明代后期社会问题剧的讽喻意识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234-239,共6页邱林山 
杂剧入明后让位于传奇,为了不被挤出历史舞台,剧作家们进行了自觉的杂剧改良,其标志便是社会问题剧的繁兴。明后期社会问题剧以南杂剧为主要体式,以世情剧、伦理剧、宗教剧为主要类型,多视角地反映了明后期纲纪不振、礼崩乐坏后,随之而...
关键词:明后期 南杂剧 社会问题剧 
第一份答卷 《徐棻新编折子戏精选》的文化价值
《剧本》2016年第6期75-78,共4页廖全京 
被文化学忽略了的文化宝物剧作家徐棻始终有一股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八十二岁这年,她"大胆效法前贤,从大戏中抽出些精彩段落,整理成观众能明白剧情的折子戏"编成《徐棻新编折子戏精选》。在此书前言中她说:"书中收入二十八个新编...
关键词:徐棻 她说 欲海 生命冲动 关汉卿 《尘埃落定》 调风月 南杂剧 目连 庄周 
从本事取材看明代南杂剧的文人化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赵明月 
2014年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3162014022
明代中叶,继元杂剧、明初宫廷杂剧之后而兴起的南杂剧,其创作特色有着鲜明的文人化倾向。文章将以本事取材的角度探讨这一倾向的表现和内涵。
关键词:明代南杂剧 本事 文人化 
骚情史笔 杂剧杰构——《四弦秋》解读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63-67,共5页相晓燕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花雅之争中的乾嘉文人曲家研究"(项目编号:15NDJC218YB)阶段性成果
清代乾隆时期有"国朝曲家第一"之誉的蒋士铨在掌教扬州安定书院期间,应大盐商江春之请,创作了《四弦秋》杂剧。《四弦秋》对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题旨进行了真切演绎,因其深沉悲郁的思想意蕴和卓越的艺术...
关键词:蒋士铨 《四弦秋》 《琵琶行》 白居易 南杂剧 
昆曲杂剧三题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80-87,共8页徐子方 
在明中叶后昆曲杂剧形成和流行过程中,《四艳记》作为现存较早且完整流传的套剧而入昆曲,《男王后》作为有意"一变剧体"之滥觞,《昭君出塞》和《文姬入塞》进入家班演出,此数剧在关目和体式上皆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治戏曲史者予以关注。
关键词:昆曲杂剧 组剧 南杂剧 家乐戏班 
明杂剧剧场论(下)
《戏曲研究》2015年第1期60-75,共16页徐子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W085)阶段性成果
二家乐小剧场明前期宫廷剧场的舞台体制将金元以来的北杂剧演出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形成了规范化的整体艺术气势,中国戏曲程式化得以初步完成。但笔者说过:"这种规范化整体艺术气势的形成是以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市俗现实土壤的失落...
关键词:杂剧创作 家乐 家班 明前期 戏曲家 宫廷杂剧 教坊司 中国戏曲 南杂剧 文人士大夫 
自由与包容——论明代南杂剧的体例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04-114,共11页王永恩 
教育部课题<中华戏剧通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0JZD0009
明代兴起的南杂剧一扫北杂剧的拘谨和刻板,以自由包容的形式为杂剧创作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南杂剧在音乐体制上虽以南曲为主,但也并不排斥北曲,还形成了南北合套的音乐结构方式并拥有多种演唱形式;在剧本结构上,南杂剧以短小精...
关键词:南杂剧 北杂剧 体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