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冲动

作品数:173被引量:2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新和汪济生朱玉芳胡敏中母小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由、创造与生命——论柏格森的生命宗教观
《基督宗教研究》2024年第1期188-201,共14页江海全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2SJZD074)的阶段性成果
国内学者对柏格森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很少涉及他的宗教思想。事实上,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与其宗教思想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尤其柏格森的晚年,他的生命哲学与宗教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文首先以“生命冲动...
关键词:自由 创造 生命冲动 宗教 
意象体系、文化意蕴与生命冲动 ——论海子诗歌意象的意蕴空间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2-48,54,共8页高天义 
海子在诗歌中建构起独树一帜的意象谱系,这些意象群体与海子的生命体验、诗歌理想和文化哲思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细读海子诗歌的基础上,按照意象本身的特质及演进过程将其划分为母本意象群、远方意象群、父本意象群;结合时代、历史、文...
关键词:海子诗歌 意象谱系 文化思考 诗歌精神 生命冲动 
从柏格森到德勒兹:生命—影像何以可能?被引量:6
《电影艺术》2024年第1期3-10,共8页董树宝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方影像哲学研究”(批准号:21BA02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德勒兹与加塔利生命诗学研究”(批准号:21BWW012)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期西方理论潮与中国文论话语分析研究”(批准号:22JJD750014)。
生命冲动可被视作一种“作为影像的生命”,是生命—影像的基本起点。德勒兹从差异与重复的角度对生命和生命冲动进行了全新阐释,探讨绵延、记忆与生命冲动的内在关系,生命是差异和分化的过程,分化是潜在性得以现实化的运动,呈现出生命...
关键词:生命冲动 生命—影像 差异 潜在 运动—影像 时间—影像 
生命何以可能:论柏格森的“生命显现学”被引量: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江海全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概念、方法与演进研究”(2022SJZD074);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JSSCBS20211088)。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流变的“生命显现学”。“生命冲动—绵延”是理解“生命显现学”的最核心概念。绵延是一种生命冲动、生命之流。生命之流总会受到阻碍,每一层阻碍产生一种生命实体,在其最高处的阻碍形成人类。从万物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显现学 生命冲动 绵延 柏格森 
在异质性中,诗歌增补出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 读袁永苹的诗
《上海文化》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楼河 
言语变成语言时就具有了一种虚构的成分,所以文字写下的那一刻,我们就与世界隔了一层。但我们通常不会用虚构的能力来评价诗,而采用真实这个尺度,真实既是一种生命冲动,在此我们追求显露自己的本真性——“成为你自己”(尼采);同时也是...
关键词:永恒真理 生命冲动 亲密关系 本真性 生活的真实 人与世界 力量来源 异质性 
美巴点滴
《海内与海外》2023年第1期104-105,共2页凸凹(文/图) 
巴西的足球、桑巴、烤肉和咖啡,是它的文化支点。在里约热内卢吃巴西烤肉,块大肉厚,俄而就饱,能找到蛮民感觉。桑巴很原始,能激发欲望,但不是肉欲,而是生命冲动,不愿苟活。它的咖啡浓烈,如果在国内喝,会失眠,但在产地喝,却能安眠。参观...
关键词:桑巴 激发欲望 生命冲动 足球场 里约热内卢 文化支点 咖啡 巴西 
意识分析与世界问题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2年第1期203-217,共15页欧根·芬克 李昱彤(译) 
为了纪念埃德蒙德·胡塞尔逝世30周年,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我们的集会是为了向这位思想家致敬,他深刻地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纪,界定了何谓彻底的实事求是,把智识上的真诚活成了最内里的生命冲动而非某种“美德”。他为一种无可置疑、不...
关键词:生命冲动 意识分析 真理意志 埃德蒙德·胡塞尔 终其一生 实事求是 美德 
孙晓芳作品
《艺术教育》2022年第3期284-284,共1页孙晓芳 
创作思路:法国哲学家伯格森说:“生命冲动如同一条无底无岸的河流,它不停流淌着。”每一个个体都是作为流动的载体存在,人们在辨识他者的不断变化中构筑着自身。绘画应当关乎理念,而不是重复已知世界,是用画家自己的方式来解释世界、探...
关键词:创作思路 生命冲动 生命体悟 线性语言 向外延伸 伯格森 油画作品 思维感知 
亨利生命现象学非“新柏格森主义”析论——对法国学者让·拉克鲁瓦一个说法的质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38-46,共9页江海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亨利与柏格森的生命现象学思想比较研究”(17XZX005)。
法国学者让·拉克鲁瓦将米歇尔·亨利描述为“一个新柏格森”,也就是说,他认为亨利生命现象学是一种新柏格森主义。从表象上看,亨利的确很像柏格森:其一,柏格森被认为是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亨利宣称自己所创立的哲学为生命现象学,对生...
关键词:生命现象学 生命冲动 自行感发 柏格森 米歇尔·亨利 
在艺术中还乡
《画刊》2020年第12期78-80,共3页管郁达 
"野地所获"的意思是:路边野餐、放歌野唱,顺手采摘些不知名的野花。在人文地理景观上,"野地"指那些远离都市和中心,零星散落在荒郊野岭中未开垦和无人居住的旷野或边缘聚落。一个物体,只有把它与我们赋予它的用途联系起来才能成为某个东...
关键词:生命冲动 视觉文化 人文地理 主观臆想 纯粹客观 路边野餐 观看 持续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