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杂剧

作品数:23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郑莉徐子方刘春欧阳明亮丁雅琴更多>>
相关机构:张家口教育学院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外交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戏曲》《剧作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历史主义批评视角下明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的解读
《戏剧之家》2024年第10期9-11,共3页蔡馥谣 覃钰清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提升中国对东北亚地区文化传播力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CXW003。
《奉天命三保下西洋》是一部基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创作的明代宫廷杂剧,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观点中的“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对该杂剧进行分析,挖掘文本诞生的历史语境,发现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蕴含着当时宦官群体对自...
关键词:郑和下西洋 新历史主义 宦官 杂剧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被引量:2
《戏曲研究》2020年第2期165-181,共17页王春晓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项目编号:18YJC751046)阶段性成果。
收录在明人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奉天命三保下西洋》(以下简称《下西洋》),是现存不多的完整的明代宫廷承应戏曲之一,也是明代本朝以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史实创编的唯一一部剧作。此剧在《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跻于...
关键词:《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宫廷承应戏 宫廷杂剧 郑和下西洋 三保 赵琦美 视域下 
明代宫廷艺人历史剧创作特点摭论
《戏曲艺术》2018年第3期7-11,6,共6页伏涤修 
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度项目"中国古代历史剧文史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BZW109)阶段性成果
明代宫廷艺人历史剧具有自己鲜明的宫廷观赏特色:这些历史剧在历史时期和历史人物选择上,多以纵横捭阖时期有作为的帝王将相为主要表现对象;剧作内容上,主要演绎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审美风格上,写喜不写悲,多为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胜利凯歌...
关键词:宫廷杂剧 历史剧 帝王将相 传奇故事 娱乐消遣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之“钩子困带”考被引量:2
《中华戏曲》2017年第2期43-53,共11页刘春 徐子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W085)
“钩子困带”是《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以下简称《脉本》)所附穿关中的带饰名目之一,为他处所未见。在明代宫廷杂剧演出中为装扮员外脚色的系腰之物,亦是不可忽略的戏剧化了的演出行头。前辈学者在对《脉本》穿关带饰研究部分,对“...
关键词:古今杂剧 脉望馆 穿关 校本 宫廷杂剧 概念理解 戏剧化 演出 
明杂剧剧场论(下)
《戏曲研究》2015年第1期60-75,共16页徐子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W085)阶段性成果
二家乐小剧场明前期宫廷剧场的舞台体制将金元以来的北杂剧演出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形成了规范化的整体艺术气势,中国戏曲程式化得以初步完成。但笔者说过:"这种规范化整体艺术气势的形成是以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市俗现实土壤的失落...
关键词:杂剧创作 家乐 家班 明前期 戏曲家 宫廷杂剧 教坊司 中国戏曲 南杂剧 文人士大夫 
明杂剧剧场论(上)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4年第3期46-58,共13页徐子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W085)阶段性成果
明杂剧的剧场演出问题一直为古代戏曲研究的薄弱环节。今天看来,和具有市俗化、全民性统一舞台的元杂剧不同,明杂剧不仅名称上分为宫廷剧和文人剧两部分,剧场主体亦先后演变为性质不同的三大块——宫廷剧场、文人家庭小剧场、世俗与祭...
关键词:杂剧创作 教坊司 元杂剧 古代戏曲 鼓司 宫廷杂剧 性统 明初 朱有燉 戏曲史 
明杂剧作家论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30-38,共9页徐子方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W08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杂剧作家呈现出以下特点:身份地位上表现为宫廷剧作家向文人剧作家的转型,地域分布上显示为早期遍布全国,中期由北而南,后期南方独擅的过渡。其创作心态和价值选择则较复杂,显示出一种新趋势,明杂剧作家大多兼作散曲和传奇,同时又为...
关键词:明杂剧 宫廷杂剧 文人剧 剧作家 
浅谈朱有燉杂剧的音乐体制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30-34,共5页郑莉 
朱有燉是明初杂剧第一大家,现存作品31部,他的作品除了对元杂剧的忠实继承外,在体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创新。继承与创新的结合,造就了他杂剧艺术的成功,也促进了明初宫廷杂剧的繁荣。其对杂剧体制的创新,除了剧本体制之外,还表现在音...
关键词:朱有燉 宫廷杂剧 体制创新 曲牌曲调 唱法 
朱元璋对明初宫廷杂剧的影响被引量:2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郑莉 欧阳明亮 
明代宫廷戏曲的发展,一般认为是从永乐年间开始的,洪武年间由于朱元璋颁布的一系列禁令,限制了戏曲的发展。但通过我们的分析,发现其实朱元璋对戏曲的态度是复杂的,既钳制又鼓励。一方面,他政治上和文化上的专制政策极大的限制了宫廷演...
关键词:朱元璋 宫廷杂剧 礼乐 三教合一 
明宫廷杂剧的宾白艺术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76-80,共5页郑莉 
宾白是戏曲叙事的主要手段,与曲文相对,唱说融合,是中国戏曲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在古代戏曲中,宾白更具有实用性和表演性。但是在中国古代戏曲的研究中,宾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是被看作曲辞的附属品。对宾白的研究也多限于元杂剧...
关键词:明代宫廷杂剧 宾白 曲文 叙事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