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燉

作品数:119被引量:8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朱仰东刘英波王学锋张召鹏邓斯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学院东南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众仙云集歌舞升平:朱有燉宫廷庆赏剧中神仙世界的想象
《戏剧之家》2024年第23期18-20,共3页舒子芩 张惠思 
明皇室朱有燉著有十二部宫廷庆赏剧,分为神仙赏花、神仙庆寿和神仙度脱三类,体现出明教坊杂剧众仙会聚的神仙“群像”特点。剧中神仙有天仙、地仙、神仙和鬼仙四品,主要有西金母“瑶池设蟠桃宴”、福禄寿“下界散福人间”、花仙“歌舞...
关键词:神仙“群像” 神仙故事类型 神仙世界想象 慕道长生 
论“辰钩月”系列杂剧
《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邱洁娴 
皖西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金项目“明初二亲王神鬼杂剧研究”(项目编号:WGKQ2022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据词源学考察,“辰钩月”既指月食,又指嫦娥婚恋。“辰钩月”系列杂剧四种主要围绕“嫦娥婚恋”一义展开故事。元代吴昌龄之《辰钩月》写嫦娥与书生幽会,是底层文人的爱情幻想。明初宗室朱有燉袭此剧名,但通过桃花精冒充嫦娥的情节,新...
关键词:“辰钩月” 嫦娥 吴昌龄 朱有燉 《风花雪月》 
盛世书写与文体特质重构——朱有燉杂剧思想价值的再审视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05-112,共8页刘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复古思潮与明代戏曲体制演进”(项目编号:GD20XZW07)。
朱有燉的杂剧在明代初年具有特殊的价值,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以儒家政治伦理为导向的正统汉家王朝,突出了帝王德治的成效,展现了王朝的和平繁荣,描绘了充满稳定秩序与社会良俗的盛世社会形态。朱有燉的杂剧在思想上,适应了由元入明社...
关键词:朱有燉 杂剧 思想价值 转型 
明清杂剧在俄罗斯的翻译和研究
《戏曲艺术》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高玉海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典诗文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0AZD123)阶段性成果。
杂剧的鼎盛时期在元代,至明清时期杂剧尽管有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数量也增多,但已经被由南戏发展而来的传奇剧的兴起所取代。俄罗斯汉学界对明清杂剧文本翻译极少,但对明清杂剧的研究是相当广泛和深入的,不但对徐渭、朱有燉等著名杂剧作...
关键词:明清杂剧 马利诺夫斯卡娅 徐渭 朱有燉 
赋笔与朱有燉杂剧的新变及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67-79,134,共14页刘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复古思潮与明代戏曲体制演进”(GD20XZW07)的阶段性成果。
朱有燉在杂剧创作中广泛借鉴了辞赋的写作技巧与理念,丰富了杂剧的艺术手法,对杂剧的文体功能进行了有效拓展,促使明初杂剧出现了新变。他使用辞赋中的铺排等手段,使其杂剧在文辞与排场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开启明代杂剧文采潮流之先河,为...
关键词:朱有燉 杂剧 辞赋 新变 
明梁庄王墓出土鹘捕鹅玉束带发微
《美术大观》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王瑀 
2001年在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了一套鹘捕鹅玉束带,其残留玉带饰均刻画有鹘捕天鹅图像。论者往往据此将其与金元之际流行的“春水玉”关联,进而推测其为金元遗物。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春水玉”图像形式的渊源与变迁,突破材质媒介的界...
关键词:梁庄王墓 鹘捕鹅玉束带 春水玉 永宣 朱有燉 
朱有燉剧作称名辨疑
《中华戏曲》2023年第4期209-226,共18页朱仰东 
朱有燉剧作称名明清已见分歧。朱有燉以“传奇”称杂剧,说明“传奇”为当时之统称。彼时文献多称“杂剧”为“传奇”可证此为元代及明初之共识,朱氏遵循惯例,实非出于杂剧、传奇尊卑有别。根本上看,“传奇”称名着眼于文本,重在作者一方...
关键词:朱有燉 杂剧 传奇 乐府 
从藩府看朱有燉文学创作之条件
《国学(汉斯)》2023年第3期297-304,共8页王之翔 
朱有燉是明代藩府文学中突出的著者,其创作颇受藩府各方面影响。本文将从明初政治下的藩府、民间文化优势中的藩府和汇聚优秀文人的藩府三个方面分析周蕃之于朱有燉的文学创作的条件作用。
关键词:明代藩府 周蕃 朱有燉 《元宫词》 杂剧 
朱有燉人际交往补考
《戏曲研究》2023年第3期102-119,共18页朱仰东 
作为明初重要的杂剧作家,朱有燉杂剧并其散曲于明、清两代久负盛名,是为近代以来各种文学史书写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因以往对其生平知之不多,朱有燉及其著述并没有得到较为公允的评价。而文人人际交往,作为文入生活的重要内容,交往范围...
关键词:朱有燉 杂剧作家 人际交往 文学史书写 身份地位 交往范围 文学创作 散曲 
论杂剧中“折”的理论确认与流动
《艺术评鉴》2023年第13期165-170,共6页刘培金 吴婷婷 
《录鬼簿》中将“折”用于剧本划分,《太和正音谱》中进一步明确“折”与“套曲”的对应关系,且完成了“折”的理论确认。实践中,“折”表现为与“楔子”的对应错乱和一折之中两个套曲的混乱用法,并且有套曲、科白表演、乐舞表演等多重...
关键词:《录鬼簿》 《太和正音谱》 朱有燉 杂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