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杂剧

作品数:33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赵星姜丽华陈建华陈建华杜桂萍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平顶山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语文》《艺术百家》《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杂剧在俄罗斯的翻译和研究
《戏曲艺术》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高玉海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典诗文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0AZD123)阶段性成果。
杂剧的鼎盛时期在元代,至明清时期杂剧尽管有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数量也增多,但已经被由南戏发展而来的传奇剧的兴起所取代。俄罗斯汉学界对明清杂剧文本翻译极少,但对明清杂剧的研究是相当广泛和深入的,不但对徐渭、朱有燉等著名杂剧作...
关键词:明清杂剧 马利诺夫斯卡娅 徐渭 朱有燉 
基于“脚色扮演”交互下的《窦娥冤》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47-49,共3页周昊 
从宋元南戏、杂剧到明清杂剧、传奇再发展到花部乱弹地方戏,中国古典戏曲的血脉延续了近千年,各戏曲样式不仅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还充任了人类共同的艺术宝库。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号召下...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曲 《窦娥冤》 宋元南戏 戏曲文学 明清杂剧 文化自信 脚色 艺术宝库 
从明清杂剧的革新中看元杂剧语言之“活”被引量:1
《江科学术研究》2019年第2期59-63,共5页栗卓婧 王潞伟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党地区戏曲文物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NO.17CZS063);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NO.17ZDA244);2018年度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艺术学)“山西戏曲文物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NO.201803073)
在历史的长河中,杂剧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明清杂剧是在元杂剧的衣钵上发展而来的,对元杂剧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但雅化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异,脱离舞台、群众而走向了案头。重新思考和商榷明清杂剧对元杂剧的改革与创新,从语言方...
关键词:元杂剧 明清杂剧 革新 语言 “活” 
明清杂剧对谢道韫咏絮故事的改编被引量:3
《四川戏剧》2018年第3期39-44,共6页安忆涵 
谢道韫咏絮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言语》第七十一则。明清时期对此故事加以改编的杂剧共三部,即许潮的《谢东山雪朝试儿女》、洪癉的《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和吴藻的《乔影》。在主题的改编上,三部剧作对原故事中较为单一的主题进行了...
关键词:改编 杂剧 谢道韫 《世说新语》 
从“杂剧十二科”看明清杂剧题材宗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1-4,共4页姜丽华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戏曲宗元研究(11BZW061);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孟称舜戏曲宗元研究(12542290);2015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曲家杂剧"宗元"研究(2015B016)
"杂剧十二科",是明清曲家对元杂剧题材的归纳。它既基于元杂剧作品,又是对夏庭芝题材类别说的借鉴与超越。明清曲家在理论言说、选本辑录中,展示出对题材类别、题材优劣的择选与考量,体现出人生遭际和特定时期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反映...
关键词:“杂剧十二科”明清 杂剧 题材 宗元 
明清杂剧对元人杂剧题材的接受被引量:1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5期117-123,共7页姜丽华 
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孟称舜戏曲宗元研究”(2014);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曲家杂剧‘宗元’研究”(2015B016)
明清杂剧对元人杂剧题材类型的承袭,主要体现在历史故事题材、男女情爱题材和神仙道化题材等三个类型之中,从中反映了明清曲家的"杂剧宗元"观念。对元代历史故事题材表现的英雄主题,明清杂剧有所延续。由于主题建构的不同诉求,明清历史...
关键词:明清 杂剧 题材 接受 宗元 
论明清杂剧史上的节庆剧与宋金杂剧院本的关系
《戏剧之家》2016年第24期4-7,共4页赵星 
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1209
无论是剧本体制,还是演出形态,明清时期的节庆剧都与一般的文人杂剧相去甚远。尽管节庆剧与文人杂剧同样多为短剧,但它们却在社会功能上迥然不同。节庆剧直接承袭了宋金杂剧院本等中国早期戏曲的社会功能,表现出了鲜明的演出特色。通过...
关键词:承应戏 节庆剧 宋金杂剧院本 
抒情原则之确立与明清杂剧的文体嬗变被引量:12
《文学遗产》2014年第6期93-104,共12页杜桂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戏曲宗元研究>(11BZW061)阶段性成果
作为文人呈才写心、率意表达的重要载体,明清杂剧认同于诗骚文学传统的召唤,在力求回归雅文化与难以改变俗文学地位的夹缝中生存。在文人的经营下,大量杂剧从"代人立言"演变为"自我写心",文本体制短小而丰富,音乐形态日趋形式化,逐渐发...
关键词:杂剧 明清戏曲 文体 抒情 
试论明清杂剧的分类与分期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4年第3期126-129,共4页赵星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仅包括文本创作,同时也涵纳了舞台表演。以往,人们多是从题材上对杂剧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只是把杂剧看做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未能体现出其综合性特征。以形态——功能为分类标准,明清杂剧可分为"节庆剧"与"...
关键词:明清杂剧 分类 分期 
明清杂剧评价标准刍议
《戏剧文学》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赵星 
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12009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杂剧艺术在元代之后便走向衰落。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质疑,他们称许明清杂剧在曲辞等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由于评价标准的分歧,人们往往会对一种文学史现象做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明清杂剧也是如此...
关键词:明清杂剧 评价标准 分歧 转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