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剧

作品数:37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徐子方张帆张帆赵兴勤刘奇玉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山大学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今传媒》《戏剧艺术》《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中华戏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蒋士铨的曲教观及其文体选择发微
《戏曲研究》2024年第3期172-193,共22页邱嘉耀 
在通行的戏曲史叙述中,清代戏曲的整体成就往往被认为逊于明代。吴梅即曾从文体习尚、学术倾向、文人兴趣、花雅争胜四方面推究其原因。①就清前中期戏曲而言,其戏曲史地位和评价,则与此一时期剧作的文人化、案头化、诗文化倾向密切相关...
关键词:戏曲史 蒋士铨 清人杂剧 文人化 文人剧 学术倾向 清前中期 郑振铎 
清代山西曲家王?生平及其剧作考述
《中华戏曲》2023年第1期256-267,共12页李雪梅 吴国兰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元代面戏研究”(项目编号:20YJA751014)
清代山西文人剧作家以傅山为先行者,此后王介石、宋廷魁以傅山马首是瞻,对杂剧、传奇均有涉足。乾隆时期,徐昆、范鹤年、张锦等承清初余绪,均有剧作问世。嘉庆年间,王?剧作《宽大诏》付梓刊行。此后至清末,山西剧坛再无文人剧作品传世...
关键词:王? 文人剧 《宽大诏》 百舍斋 
论元代文人杂剧中的东坡剧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148-152,共5页付琳清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文献学视阈中文言语体说部编撰及其思想研究”(20YJA751013)。
东坡剧是元代文人剧的重要分支,共有6部,现存3部,是元代文人剧中数目最多的一类,亦是元代文人剧的典范之作。东坡剧以苏东坡为主角,剧作家选取以苏东坡为核心的典型事件为题材来源,从不同角度探索与书写了其贬谪经历及宦途命运,体现了...
关键词:元代 东坡剧 文人剧 对比研究 
为垦荒精神立丰碑,为红色题材树典范——评台州乱弹《我的大陈岛》
《戏剧文学》2021年第7期42-46,共5页李小菊 
近些年来,编剧陈涌泉的创作有几个明显的变化特点,首先,以《程婴救孤》《风雨故园》《阿Q与孔乙己》等作品为当代河南戏曲做出巨大贡献的他,开始把创作精力和合作眼光投射到全国,先后为湖北、浙江、河北等地创作了多部作品;其次,以历史...
关键词:创作特色 文人剧 戏曲作品 大陈岛 历史剧 孔乙己 激情澎湃 现代戏 
元明清文人剧源流与新变探析被引量:1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27-32,共6页郑世鲜 
文人剧自提出之始,就成为了戏曲史上的一个特定的概念,专指明中叶以后由文人创作的符合他们审美意趣的短杂剧。但任何艺术形态的出现都应该有其源流,本文试图通过提出"元代文人剧"的概念,来寻找明清文人剧在元代的雏形,探究明清文人剧...
关键词:明清文人剧 “元代文人剧” 源流 新变 
论明杂剧中的《世说新语》文人题材剧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郑世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1&ZD107)。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的笔记小说,为后世戏曲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明杂剧文人化色彩突出的特质与《世说新语》在内容和体制上都有着内在的契合。所以,明杂剧中存在着不少以《世说新语》中的文人名...
关键词:《世说新语》 明杂剧 文人剧 
论清代戏曲中的“循吏剧”及其文化成因
《四川戏剧》2018年第10期94-97,共4页赵星 
清中后期,表彰"循吏"事迹的"循吏剧"大量涌现,虽然很少上演,但并不妨碍其成为士人文化的重要载体。"循吏剧"的出现与士人的"循吏"理想、清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以及戏曲艺术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等密切相关。"循吏剧"中的"循吏"不仅具有社会身...
关键词:“循吏剧” 清代戏曲 士人文化 文人剧 
以史写心与多重指向:传奇《耆英会记》研究
《戏曲研究》2018年第3期178-195,共18页黄鹏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至民国江南曲社研究”(项目编号:17CB181)阶段性成果
随着元明时期文人剧创作的普遍化,戏剧成为文人抒发情感、寄托情志的一种重要文体。这种写作实践是文人表情达意时自觉的文体选择.也是在戏曲尊体理论激荡下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耆英会 传奇 指向 文体选择 文人剧 元明时期 表情达意 写作实践 
《祭皋陶》杂剧创作与传播探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18-124,共7页戴健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751005)
《祭皋陶》杂剧是宋琬以自身入狱经历为故事背景的文人剧,作品不仅斥责了奸佞残害忠良的卑劣,而且寄寓了冤屈昭雪、全身远祸的愿望。宋琬本人重视作品的传播,宴集搬演及剧作赏阅皆曾亲自操持。剧中的仕隐彷徨不仅是宋琬个体思想的反映,...
关键词:《祭皋陶》 文人剧 宋琬 宴集搬演 
影像的浮桥与传播的彼岸——“新文人剧”的悲剧性审美批评
《青年记者》2016年第30期40-41,共2页张帆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现代视域下的电视文化研究"(编号:12522026);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传播价值取向研究"(编号:11C001)成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些重视人文趣味、淡化情节、追求散文诗风格和文学性的电视剧作品,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文人剧”,如《南行记》《围城》。它们一般采用现代西方电影中的“套层结构”,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和文学意境的营造...
关键词:电视剧作品 中国电视剧 西方电影 南行记 审美批评 《围城》 电视剧创作 人物命运 心理活动 橘子红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